第11頁(第2/4 頁)
do;不可信&rdo;的下場不在乎身前身後名自身功績是否也會連帶著化為虛無也要這樣做的原因雖然有諸多猜測卻始終沒有定論。這些,都是很久很久以後的後話。
如果不去管那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史實背後的真相,只用看小說的心態來閱讀景史正紀上事關景烈一朝的記載,依然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地方。或許,用我們所知的那麼一點點資訊來對照史書,可以找到景烈帝試圖掩蓋的真實。
縱觀景烈一朝,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是隆盛元年至隆盛十四年幼帝繼位太后攝政時期,二是天啟元年至天啟十二年烈帝親政初露鋒芒時期,三是弘慶元年開始的百年盛世時期至弘慶五十年烈帝崩止。
後世的史學家考據者很少糾纏於隆盛年間的景烈事跡,那段歷史,若硬要歸於景烈一朝還不如為景太后王氏單獨開一個隆盛篇章更合適,不過景烈帝親政前期的諸多行事手法中皆隱隱有太后王氏的痕跡,顯然這位開創弘慶盛世的名君受其母的影響頗大,所以一般還是把隆盛年間歸於景烈一朝。
當然,真正的景烈一朝開始於天啟元年。
天啟元年值得史官們花筆墨書寫的也就那麼幾件事。帝親政,帝後大婚,逆王案,帝親政後首次祭祖大典還有就是河西衛家的崛起。
帝親政與帝後大婚典禮的奢華宏大自然需要史官們大書特書,帝親政後首次祭祖大典上發生的異像自然更需要史官們花費大量筆墨。不過令人奇怪的是,貫穿了整個天啟年間的逆王案以及後來影響了整個景朝歷史的河西衛家在景烈朝的崛起,在史書上卻只有寥寥數筆。
天啟元年十月初八,帝至上苑獵場行獵,遇襲失蹤,至三日方尋回,後親至上苑,查明乃幽王所為,當場誅殺宗室廷臣涉案者數百人,並嚴令大理寺追查,此案牽連者數萬人,在稍後的十餘年尚有餘波,此為&ldo;逆王案&rdo;。
這是景史正傳上對逆王案最詳細的描寫,再有幾次偶然間提到都是含含糊糊隱晦不明,只隱約提到與逆王案有關或因逆王案獲罪,卻沒有仔細說明原因,顯然為尊者諱在這裡開始顯露痕跡。
不過此案牽連實在太多,雖然景史正傳上只有這寥寥數筆,史學家依然從眾多野史及當時文人墨客士林名士留下的書集中大概拼湊出了一個輪廓。
逆王案自天啟元年末開始至天啟十二年才算進入尾聲,期間被誅殺的宗室廷臣不下千人,被抄家滅族連根拔起的名門世家數十個,株連眾多,血流成河。此案由景太后王氏於天啟元年末首開殺戮,其子烈帝稍後接手,至天啟十二年結束時朝堂上的重臣基本上被血洗了一遍,自此後,景烈一朝朝堂上再無讓烈帝不悅的聲音。很明顯,逆王案與烈帝而言,只是一件剷除異己的趁手工具。這樣大逆不道的言語自然不可能出現在景史上,只能含含糊糊的略過。
至於河西衛家,景史正傳的世家裡面為河西衛家單獨列了一章。
河西衛家起於高祖時,至烈帝朝最盛,其後榮寵不衰延綿數百年。
景史上花費眾多筆墨描寫高祖時的河西衛家及景烈朝後河西衛家的尊榮,但是對於河西衛家在景烈朝崛起的原因,景史上語焉不詳。衛家家史上倒提到過那麼一句,衛家盛於&ldo;逆王案&rdo;,亦因&ldo;逆王案&rdo;數度沉浮。
至於對在景烈朝大放異彩奠定河西衛家望族聲勢的衛氏七子,亦只有寥寥數語提到,不過後面的列傳中卻為衛氏七子單獨開了一個篇章。
讓我們翻到衛氏七子列傳,前面的關於六子的地方一掃而過,直接往後面看。
衛衍,字延之,忠勇侯衛靖第七子,母柳氏……隆盛五年隨侍帝左右……甚得帝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