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2/3 頁)
程家銘十幾日不見父親,好不容易見到,便鬧著要去街上玩,程父帶他們母子去了,回來時突然下起瓢潑大雨,將三人淋了個透濕。
許姨娘母子喝了薑湯後到沒怎麼樣,程父當夜發了高燒,整個人燒的意識不清。許姨娘跟兒子玩了一天,累的狠了,睡的非常沉,沒有發現身邊躺著的程父身體燙的嚇人。
第二天許姨娘才急忙讓人去請大夫,程父已經病的氣若遊絲,驚動了全家人。老太太在房中守著,看著一個個大夫輪番為程父整治,幾天過去,卻絲毫不見起色。
正直壯年的程父,就這麼突然去了,老太太就這麼一個兒子,年輕時經歷了多少的波折才將他撫養長大,並繼承了這偌大的家業。萬分悲痛之下,老太太也一病不起,並將所有的過錯都怪罪到許姨娘母子的頭上,在閉眼之前,吩咐管家將許姨娘母子趕了出去,永生永世不準再踏入程家大門。
許姨娘原本打的好算盤,想等老太太去了就讓程父抬她做平妻,程父又偏疼她的兒子,這家業她的兒子也是能爭一爭的,說不定還能爭到大頭。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程父突然就這麼去了,她和她的兒子還被病重的老太太趕出了家門。就算沒有被趕出家門,在整個程家都落在了程君曦母親的手中後,就她之前做過的那些事情,也絕對不會有好日子過。
許姨娘無處可去,只能帶著兒子回到原來的戲班,她在程家雖然只是個姨娘,卻過的跟個貴太太沒什麼兩樣,如今再次跌落谷底,這個落差她無法接受,便狠心的把兒子丟在戲班裡,跟一個五十多歲的商人跑了。
程家銘當時也才六七歲,雖然已經開始記事,但沒有獨自生活的能力,更沒有辦法去找他的母親,只能留在戲班打雜學戲。之前還是富家少爺的他,什麼都不會,很是吃了一番苦頭。許姨娘什麼東西也沒有給他留下,只留下了一封信,告訴他,無論如何他都是程家的血脈,程家的家業應該要有他一份,讓他長大後一定要想辦法把程家的家業奪過來。
這封信是程家銘唯一的念想,每日都要拿出來看一看,於是信上的內容深深的刻在他的腦海里,變成了支撐他活下去的理由。漸漸的,關於程家和許姨娘的記憶,在他的腦海里開始變得模糊,但卻始終記得他要回到程家,奪回本該屬於他的東西。
唐宋元明之後本應該是清朝,但是不知道是哪隻蝴蝶扇動了翅膀,清朝並不存在這個世界,明朝之後是魏朝,魏朝之後是駱氏皇朝,國號啟,又稱大啟朝。
駱氏皇朝被推翻,陷入軍閥混戰,亂了幾年之後,現在是楊大總統當政,已經收服了多路軍閥,但仍有一些軍閥還在掙扎著不願臣服。
時代進入了民國,唱戲的已經不像封建皇朝時,那麼被人輕視低賤,雖不是高人一等,但也跟普通百姓劃分為一列了。有些唱的好的名角,還會受到權貴賞識,百姓的追捧,跟現代的明星差也不多了。
程家銘經過十來年的苦練,開始展露頭角,漸漸的成為了名角,他回到了梨城唱戲。
梨城是人傑地靈的地方,梨城的商人和梨城的戲,那是在全國有著相當高的名氣。這座城中很繁華,做生意的人很多,有錢人也很多。城中人都喜歡聽戲,便是最窮的人家,也能對戲的好壞評論一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