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馬超助力取成都,張合突襲破枹罕(第3/3 頁)
使其一年內難以恢復戰力。
援之弊:聯軍和宋建獲勝後,宋建兵比聯軍多,必然將地盤擴到漢陽郡和隴西郡全郡,聯軍最多隻能得到金城郡,如此一來,聯軍和宋建的角色就換位了,宋建成了老涼州的霸主,聯軍成了以前的宋建軍,要被宋建日日提防。另外,聯軍出兵增援,至少要損失五千人。而且聯軍或陷入對峙,無法從前線脫身,待夏侯淵援軍到達,聯軍和宋建軍有一同被滅的可能。
不援之利:宋建滅亡後,其餘部必來投靠,可擴充聯軍。聯軍數十年為防宋建,不得不留守軍隊和付錢糧收買宋建周邊的勢力包圍之,如宋建被滅,聯軍這個心腹大患就拔除了。夏侯淵可能有能力滅宋建,但無足夠的兵力守住佔據地,如果聯軍能恢復到三萬或四萬的兵力,可以再把宋建地盤的枹罕、河關、大夏、白石四縣奪回來。
不援之弊:如無援軍,宋建軍或投降夏侯淵,夏侯淵兵力大增。夏侯淵滅宋建後,乘勢攻入湟中和羌中,將聯軍擊敗。
成公英做完利弊分析自己笑道:“聯軍在金城激戰時向宋建求援,宋建也許就是同樣評判利弊後決定不出兵。宋建是最早稱王之人,曹操不會允許除自己以外的人稱王,不會收納宋建,宋建也知如降必被殺,只有死戰。因此,吾以為不援乃上策。”
韓遂贊同,抽調八名參軍,每人配給二個哨騎和二個飛騎,去八個路上迎接宋建派去援劉璋的六千騎,設法說服其歸降聯軍。
又派五百騎攜帶糧食去黃河北岸石城到河關一帶巡遊,如遇宋建潰兵逃過河來,給口糧充飢,引導加入聯軍。
隔日,聯軍探部送來信報。夏侯淵軍在大夏縣一舉擊潰宋建的罕羌軍,然後張合奔襲河關縣,朱靈取白石,夏侯淵攻枹罕。
宋建從枹罕城帶一萬騎出東門與夏侯淵決戰,誰知張合在河關虛晃一下,突然從河關殺到枹罕城北門,宋建慌忙退入城中,士兵太多,城門關不上,夏侯淵兵跟著衝進西城門,宋建死戰。
朱靈同樣戰法,到白石城虛晃一下,折回到枹罕城南門,分兵西門,合圍了枹罕城。與張合的先登營分頭登城。
夏侯淵軍全部擠進城,宋建軍不成建制,各自為戰,張合、朱靈的先登營開啟城門,分頭衝進城,對城中進行屠殺,宋建死於張合之手,僅有少數武藝好的兵將衝出西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