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第2/2 頁)
【16】
晚上七點,入夜之後寺廟裡面基本沒有什麼人聲,偶爾路過釋迦殿時能聽見尼姑的誦經聲。
尼姑一天只出現三次,早上,中午,傍晚,除去這三次做飯的時間,其餘的功夫她都待在佛殿或者藏經閣裡誦經抄經,除非有人找她否則很難見到。
除了第一天鄒斯說她叫法號叫做明淨,其餘的,眾人便一概不知。陳琅手上有文化局提供的寺廟資料,上面也沒有提到過這位尼姑,說得全是這座寺廟的建築史,以及九幾年舍利塔倒塌後如何把這座寺廟修復的。
佛殿內,微黃的燭光閃爍著。
殿內有兩人,陳琅跪坐在蒲團上祈福,尼姑站立在佛像前,她手裡拿著三根線香湊到蠟燭前點燃。
佛像前,明淨看著陳琅問道:“陳施主似乎有心事。”
陳琅看向前面的明淨:“我有一事請教師太,何為善何為惡。”
“善惡有道,善者做本心之事為善,惡者違背倫常之事為惡。如惡人行善事也為善,善人行惡事,違本心也為惡。”明淨說道。
“那何為好人,何為壞人。”
明淨看向他:“一切眾生識始起一想住於緣,順第一義諦起名善,背第一義諦起為惡。好與壞皆有因果,如孝子救母入室盜竊,失手錯殺主人,此時為因,主人的兒子為父報仇又殺了入室盜竊者,此為果,那麼兩者之間孰好孰壞,孰錯孰對。”
“萬物皆有因果,受教了。”陳琅說。
“施主所問,為自己還是別人。”
“為別人。”
“既是為別人,那心中自然早有定論,又何須再問貧尼。”明淨轉過身去面向佛祖,手中捻著佛珠轉動:“施主可知此廟建於何時。”
“唐朝。”
“時至今日已有多少年。”
“一千四百零四年。”
“可知為何而建。”
“不知。”
明淨轉過身來,手上的念珠嘩嘩作響,她坐到了陳琅前面的蒲團上,與陳琅面對著面。她今年大約五十有五了,但一雙眼睛卻極為的明亮,真像帶著禪意似的。
她和陳琅對坐著,手指依舊盤著念珠,開口道:“此地古為黔,多山且險峻,武周時期多僧人,一位苦行僧途經此地,救下一凍僵稚子,眼見稚子奄奄一息,他效彷彿陀割肉喂鷹,便割腕以血飼之,得血潤澤,小兒果真甦醒活了過來。僧人憐他年幼便問:你可以願意隨我修行。幼子答:不願。”
僧人問:所去何地。
幼子答:報仇雪恨之地。
幼子感激僧人救他,便說日後大仇得報必定為他鑄造一座金身。
僧人便問幼子所姓。
幼子答:“姓長孫,家中有人被流放黔州。”
僧人問:“生卒幾何,官拜何職。”
幼子答:“顯慶四年流放至黔州,自縊卒,位低任尚書右僕射,位最高任太尉。”
僧人聽之默然。
幼子臨走前又向:“他此去之地是否兇險。”
僧人答:“死無葬身之地。”
又過六年,一僕役攜帶一座金佛入黔,又拿出百量黃金為僧人修建了一座寺廟。
“寺廟便是如今的迷津寺。”陳琅問。
“是。”尼姑答。
“那僧人與稚童呢?”
明淨看向陳琅,嘴角含笑,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