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第1/2 頁)
他寫的美國通訊,殫精抉微,確有一手。他有他的個人見解,不是人云亦云。《南洋商報》賞識他,不是偶然的。他的通訊,不只在新加坡受到注意,在中國大陸也大受歡迎。大陸內部發行的《參考訊息》,便經常轉載他的通訊。《參考訊息》每期銷路達五百萬份。以平均每份有兩個讀者算,就有一千萬人,所以梁厚甫的名字,在大陸是家喻戶曉的。比諸人謂柳永的詞,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可說尤有過之。
中共建政以後,梁厚甫從未涉足大陸。我不只一次對他說,不妨回去看看,他一定會受到禮遇,一定大受群眾的歡迎,但他似乎對此並不很熱衷,只說待有機會就會去,現在卻不可能去了。香港新華社的副社長、喬冠華的兒子喬宗淮,慕名要見他,曾將此意向《良友畫報》的主持人伍福強透露。伍即託我向他先容,梁厚甫卻久久都不表態。一直到喬辭去了新華社的職務以後,我告訴他並再提此意,他才答應了。伍福強為此特在遊艇俱樂部宴請了雙方,實現這一會晤。其實,喬見他並無什麼政治目的,當天談的也只是一般的話題而已。也許他認為身為記者,不願和政壇人物有私人來往,而應該保持超然的身份吧。
《良友畫報》一九八四年由原創辦人伍聯德的哲嗣伍福強在香港復刊。我應邀由上海到香港為該畫報跑龍套。梁雖是駐美記者,每年卻有一部分時間在香港,我偶然也請他給《良友》寫點東西。八六年我開始請他每期寫一個專題,為他開一個專欄,論述國際問題或社會問題。他慨然答應。從此他每期都按期交稿,即使在他夫人病篤的時候也不誤期,是個重言諾的人。這工作一直繼續到他不能執筆為止。
他的文章離不開妙論。香港的「一國兩制」,他說兩制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可以和平共處的。世界自從有了兩制,雙方從未有過正面的交鋒。韓戰是中國的志願軍去打聯合國。越戰是美國的顧問們手癢去打越南的遊擊隊。兩制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是「歡喜冤家」,是床頭打架床尾和的冤家。像大公司裡面的董事們一樣,儘管各人的利益有衝突,各懷鬼胎,但為了維持目前的贏利,還是有講有笑。香港的重點是經濟,至少可以維持口和心不和的朋友關係。他勸港人不必擔心,用不著急急去排隊移民。這是八六年他講的話。
梁厚甫在美國生活了二十多年,以記者的角度,對美國上至政府的歷年政策,下至一般的社會生活,都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他說到許多人都羨慕美國生活,以為美國人都有自己的洋房、汽車,高度享受,舒服無比。真實的情形並非這樣。美國資本家為了增加利潤,增加財富,就大力鼓勵高消費。方法就是教你寅吃卯糧,先花未來錢。地產商在遠離工廠的地段用廉價買來了土地,蓋了房子,然後例如以五萬元賣給你,容許你三十年分期付款。三十年後,你連利息付出的款是三十五萬元。那時你也老了,房子也快爛了。中途如果你失業,無力再付房價,便把你用於抵押的房子收回。昔日的房子主人,只好露宿街頭。因此全美各地都有為數極多的露宿者。還有盛行的信用卡,都是教你先花未來錢。憑信用卡可以不用現款到百貨店買這買那,到飯館大吃大喝,等到銀行寄來帳單時才大吃一驚。
因此美國人生活表面看來快活逍遙,其實一輩子擔著枷鎖,為還債發愁。
當然他並不是全盤否定美國。譬如他對中國的孝道就認為不如美國的辦法好。中國人提倡孝,認為天經地義。子女必須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梁厚甫卻認為這觀點有悖於《禮運大同》的說法。按《禮運》是《禮記》中的一篇,是春秋時代儒家學者對理想社會的一種構思。其中有說,「故人不獨親其親,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就是說,不光是自己的父親才是父親,別人的父親也是父親。因此梁厚甫認為,如果只孝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