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2/2 頁)
一,李克農調去南京後,他擔任了&ldo;八辦&rdo;主任。&ldo;八辦&rdo;機關在多福裡時期,他每個星期都要來二三次,有緊急情報時,隨時都來處理。處理完電報後,便和李(李克農)、劉(劉少文)共同商討工作。在他們共商工作時,一般是潘漢年先聽聽李和劉談談情況。&ldo;八路軍駐上海辦事處&rdo;要掛塊牌子,是他們研究後設計製作的,後來因為上海形勢嚴重惡化未能掛出去。當時,中央電示小開(潘漢年化名),急需瞭解和掌握敵佔區、國統區的新情況及其他各方面的情報,在潘漢年的主持下,潘、李、劉共同研究後便分頭具體負責落實蒐集工作,並由劉少文分別整理。對時間性強的重要情報&r;就用電報摘報中央;一般情報則由陸路轉送延安。潘漢年在多福裡沒有辦公室和辦公桌子。所有給中央的電報都是潘漢年親自起草以&ldo;小開&rdo;名義發出的,很少用李克農的名義發,更不用上海&ldo;八辦&rdo;名義發電報。
據我回憶,上海勺協&rdo;配合地下黨開展蔣管區和敵佔區的抗日救亡運動起了重大的推動作用;為恢復和建立上海地方黨組織、發展黨員、擴大黨的隊伍做了大量工作;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爭取和團結了各個階層的愛國進步人士、愛國社會團體以及一些領袖人物和我黨合作抗戰;全面地宣傳了我黨我軍抗日戰爭的方針、政策和路線,利用合法的和非法的形式出版了多種書報、刊物,深入地宣傳我軍在敵後抗日遊擊戰爭中的戰果,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有力地粉碎了國民黨中的頑固派和投降派散佈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ldo;遊而不擊&rdo;的無恥讕言,擴大了黨的影響,堅定了人民的抗日信心,增強了黨在淪陷區人民中的凝聚力;為八路軍輸送了大批軍需物資,也輸送了不少愛國進步人士、知識青年去延安學習和參加我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建設;蒐集了敵我友各個方面具有重要價值的情報,為黨中央的決策提供了一定的可靠依據。記得劉少文於1940年秋,在去延安匯報工作後返回上海時說,周副主席、黨中央對上海的情報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揚。這是對上海地下情報工作者的莫大鼓舞。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