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秋遊(第1/2 頁)
他當官以後最煩的就是這些上司與下屬之間客套的把戲,若不是目前官職太低,他他便要好好花功夫整頓下手底下的人。
寫個文書正事沒說上幾句,通篇全是拍馬屁的話,看著就令人厭煩。
喬連山都這樣說了,王青曼能怎麼辦,當然是照做啊!
她直接把自己之前做實驗的記錄材料,改了一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再抄下來呈給喬連山,喬連山一看,果然簡潔沒有任何廢話。
通篇緊扣主題,不錯。
喬連山滿意的不得了,之後將王青曼寫好的冊子,與自己上報再生稻產量的摺子一起送去京城。
秋收結束以後,縣城那邊的成衣鋪子迎來銷售高潮,店裡每天滿員,私人訂製的單子更是接都接不完。
前些日子,王青曼聽聞縣丞的千金要辦一場賞菊的宴會,藉著喬連山的機會,她搭上縣丞,與他家女兒相識,成功哄得她女兒同意在水鄉人家訂製衣裳。
賞菊宴那天,宴會上,她穿了水鄉人家新做的衣裳,上面栩栩如生的刺繡圖案,裁剪得體,款式新穎,成功收穫了眾人驚豔的目光。
隨著後面他們一家又穿著同款同色的親子裝出現在宴會上,更是將水鄉人家的名聲推到了高處。
這一場宴會後,私人訂製的如水一般湧向水鄉人家,王青曼搞了個名額限定,只接到年前的單,年後的單暫時不接。
越是如此,縣城上流社會的人更覺得珍稀,趨之若鶩,都以穿上水鄉人家高階訂製的衣裳為榮。
那親子裝,閨蜜裝更是受歡迎,謝歌花高價挖了不少繡娘,隔壁裝修做茶吧的鋪子,都被謝歌徵用。
陳細枝滿心期待等著茶吧開業,這些日子,她按照王青曼說的方法做了不少糕點,她也是第一次知道,用米竟然可以做糕點。
做出來的點心軟糯香甜,米香十足,就是廢糖,不過見過王青曼對一塊點心的定價後,她又覺得用的那些糖都不是什麼事了。
可誰想到成衣鋪子的生意的太好,導致王青曼拍板,將茶吧開業的事一再推辭,準備大幹一場的她,別提多失落了。
王青曼看出陳細枝的失落,但是她也覺得很無奈,她沒有想到一場宴會的效果會這麼好,若不是謝歌不想再收徒,她都有了再開分店的想法。
想著之前答應帶王青瑤他們去秋遊的事情,因為一直忙,差點把這件事情忘了,現在正好可以帶著鬱悶的陳細枝一起去山上散散心。
至於在水鄉人家走不開的謝歌與王春,她就只能暗自說一聲抱歉,之後心安理得的蹦躂著與陳細枝回家,將明天要去秋遊的訊息通知到家裡的每一個人。
一聽說又可以出去玩,大家都高興的不得了,按照之前春遊的慣例,開始準備明天吃的用的東西。
這次秋遊,吳林不在,王春也不在,但是多了一個唐青木,還有兩個老人。
早上起來外面都已經開始起霜,整個天地白色中又透著枯黃色,說話時都會呵出白氣。
這個時候兩個老人房間的炕床已經提前燒了起來,有了火炕後,以前一入秋就開始渾身關節痛的兩個老人,就沒有遭太大的罪。
劉員外的母親今年也因為火炕好過了很多,所以她特意讓劉員外準備了很多禮物送來,自然王有田那邊也單獨送了一份,只是沒有送給他們家的豐盛罷了。
等出了太陽,地上的白霜消失,空氣漸漸升溫,一家人這才鎖上門,揹著籮筐,步伐一致,朝著後山去。
秋天少見綠色,處處都是枯黃。落葉堆積在地上,走入林間,彷彿下了一場落葉的雨。
踩在落葉上,便發出咯吱的聲響。
幾個孩子覺得好玩,不停的在落葉上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