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安娜的麻煩(第1/5 頁)
第89章 安娜的麻煩
“酒井教授,不知顧為經能不能幫的上您的忙,查查資料,跑跑腿什麼的?”
顧童祥這話說的很有水平。
能在緬甸這種混亂的時局中,經營了半輩子畫廊,老爺子或許不懂學術,但他懂人情世故。
酒井大叔的原話是——如果有人指導的情況下,發一篇好的論文不難。
但老爺子說的依然是,請顧為經幫幫酒井教授的忙,而不是請酒井教授指導一下顧為經。
後者就太貪心了,誰應該是主,誰應該是次。
顧童祥老爺子心中分的門清。
一篇文科類專業論文,動輒長篇累牘幾十萬字。
要是出版社感興趣的話,很多藝術類的博士論文都可以直接整理成一本書出版了。
這種關於十九世紀的神秘印象派女畫家的題材,固然可能找到畫要比寫論文更難。
但簡單也是相對的。
就算是一篇SScI,顧為經同樣根本沒有獨自完成這個這篇論文的本事。
不僅僅是文章深度的問題。
A&hcI這種量級的文科論文都是有標準的格式的,要求的是專業性的表達和地道的英語遣詞造句。
日常英語和學術英語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有點類似東夏封建時代的科舉考試。
想要在頂級的文學期刊上發表,不僅要求文章具有深度,而且要求寫得漂亮,詞句文雅。
用詞不對,人家審稿的大牛看都懶的看。
別說顧為經是個生在仰光,遠離前沿藝術領域的中學生了,
這個要求連很多專業的教授都達不到。
因此以在非英語母語的國家,能發一篇A&hcI的人,比能發一篇更加強調實驗資料說話的《Nature》相關子刊這類理科頂級論文的人都少。
如果真能誕生這樣的文章,主要功勞和努力肯定是人家酒井教授的,顧為經最多是在論文的最後掛一個名字。
還別不服氣,
人家酒井教授願意讓你掛個名字,你其實就已經算是撿了天大的便宜了。
換一個小氣些的學者,聽說這幅畫的秘密後,早就把顧為經一腳踢開,自己私下寫論文去了。
“這篇論文不用寫的太長,這種主題也寫不了太長。估計頂多頂多也就幾千個單詞,甚至就一兩頁紙也是可以的。能不能發還要看運氣。”
在一篇A&hcI的誘惑面前,酒井大叔都猶豫了片刻。
他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搖搖頭:“顧為經來寫就好了,我可以提出指導意見,只有一個要求?”
“您說?”
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顧童祥樂壞了。
此時酒井大叔就算是想要這張畫本身。
只要論文能發出去,
老爺子都一百個樂意。
幾萬美元固然很多,
可幾萬美元發一篇可以吃一輩子的A&hcI,就太划算了。
文科類論文不像理工科論文那樣動輒花個幾千萬上億美元來做實驗,但別說六萬美元,就算是六十萬美元的經費,能出一篇A&hcI,那些頂級的院校也是做夢都能笑醒。
別的不說,光一位名校終生教授每年的基礎薪水至少也要十幾萬美元,這和科研經費相比,還只是毛毛雨。
這幅畫如果真的是十九世紀印象派早期的作品,應該價值不止六萬美元,但一般也就幾十萬美元就到頭了。
而且藝術拍賣行情是說不準的。
連火了二十年的安迪·沃荷和波普藝術,這幾年都頹勢難掩,在收藏家群體中開始變的冷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