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觀雲出擊(第1/2 頁)
“竟如此兇險?”觀雲僧聽完李南的分析,臉上的驚駭怎麼都掩飾不住。
“事關重大,老僧趕緊去尋春大使。”老和尚赫然站起,半分都沒有猶豫,徑直前往對面營地,這讓想了好幾套說法來讓和尚相信他判斷的李南不禁有些驚奇。
這古人果然淳樸啊,都不疑有他的。
事實上,關於這些政局判斷這方面,和尚從一開始就無比相信李南,究其原因,是因為李南編的那套自家來歷那套說辭,觀雲僧從一開始就沒信過!
聽起來是不是很奇怪,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李南自承從小長在深山,出山遊學遇到盜匪的事的,和尚認識他的第一天,心中就打下了一個不小的問號。
雖然那個白衣秀士王倫和豹子頭的火併,李南編的有鼻子有眼的,但是和尚一開始就沒有信過。
常年居住在山裡的人,不應該是這個面板和毫無老繭的雙手,和尚看李南這個身體,一看就是沒有受過半點委屈的貴人!況且看他連生火和搭帳篷都生疏無比,山中的植物大多不認識,一聽到稍微有野獸聲響就立刻嚇得不行。
這實在不像是在山裡生活過一二十年的樣子。
見面的第一天,李南為了證明自己的行程給他談的那些風土人情,恰恰是和尚懷疑的第二點,
無他,因為太過於真實具體了,好像是專門為了這個去遊玩的。這哪裡像是他口中所說落魄的遊學士子眼中看到的,遊學士子一般更關心的是當地的大儒和高門,言必稱自己跟xx公交遊如何如何,而不是隻關注于山水。
這分明是有人保護跟隨出門遊玩,才有心思去品嚐三峽鮮魚肥美,湘楚之地柑橘豐甜,古隆中懷古,汨羅江紀念屈子。一般的落魄遊學士子最擔心的就是下一餐在哪裡,哪有時間去慢慢遊玩細細品味。
如果說之前還是九分懷疑的話,而上路之後李南的表現,讓和尚更加否定了這位南小郎君自己一個人從蜀中深山遊學到江州的說法。
這些地方想必他是到過,但是肯定不是像他說的獨自下山窮遊。
更讓和尚吃驚的,是他的稱呼和表現出來的眼界。
第一天見面,李南對於武三思,張柬之這些人都是直呼其名,而且對於大唐局勢似乎十分了解。
作為蜀中名僧,觀雲僧也算見過不少風流士子和高門子弟,發覺沒有一人能在眼界上超過這個自稱深山久居二十年的李南,他們的眼光大多侷限一地,而不是像這位小郎君一樣,彷彿天下盡在其眼中,而之前他提出的那個計劃,也不是沒有見過世面沒接觸過人的少年人能想出的,貌似這位南小郎君不知道,如果想見到神都洛陽那些高僧大德,對於普通人來說,幾乎是難比登天,更不要說與之攀談助其揚名了。
當今天子愛惜佛教,不少士子投卷都會投到有影響力的高僧大德的。在常人眼中高不可攀的名僧,在這位小郎君的眼裡彷彿街邊賣的菘菜一般,不僅隨處可見而且還能稍微調笑品評一番。
李南還是對於古代不夠了解,在這個時代提起某些名人,特別是朝廷重臣,就沒有直呼其名的!都是帶著官稱,比如杜工部,長孫右輔之類的用來以示敬意,再不濟的,就是稱呼別名或者雅號,比如四明狂客或者山中老人。
當然,這也不怪李南,一是來自後世的人沒有這種概念,二是他能不記錯這些歷史書上名字就差不多了,哪裡會記得這些人的官職。
再加上他談論起這些人物的時候,總不免採用了後世歷史書上總結性的說法,這就導致觀雲僧以為他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一針見血地品評人物。
還有,李南隨身的打火機、羊毛大衣這些東西觀雲僧莫說見過,連聽都沒有聽過,再加上他迥異與此時一般人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