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不如去搶呢(第1/3 頁)
縱使裴繼安心中早有準備,依舊被對方這獅子大開口給震住了。
他很快反應過來,毫不遲疑地回道:「知縣說笑了,自然不能!」
「宣縣自分治三十四年以來,公使庫營得均年不過三百貫,最多那一回乃是建中三年,得錢三千四百貫,全因當年大旱,朝中免了本縣商稅兩千四百貫,縣衙將其攤支轉入公使庫……」
裴繼安給他剖開細細說。
彭莽又哪裡不知道自己這個要求實在過分,卻是訕訕又道:「謝善說你長於經營,從前行商,所獲不菲,我看你這幾年收繳賦稅,與撫州、汀州等地縣鄉互為代納,又同各地商販相連,以糧易絹,實在為百姓省了不少銀錢,如此能幹,旁人不能做的,未必你不能做……」
裴繼安沉默了片刻,回道:「彭知縣,非我藉故推諉,只是如若當真行商所得甚豐,我何必再來縣衙作吏?至於各縣代納之事,不過因為正巧到過彼處,又識得一二人,恰巧而為罷了。」
此時有一句話,叫做「夫富者不為吏,為吏者皆貧」。
確實有作吏之後,依靠盤剝鄉民、欺上瞞下而發家的,可大部分吏員卻是或被迫應役,或是不得其餘良法,只能以此為生,並不算什麼好出路。
彭莽登時啞口。
裴繼安又道:「莫說眼下已經十月,不過剩下百餘天的功夫,便是此時不過年初,欲要公使庫一年當中經營出五千貫錢來,也幾無可能……再一說,便是得了五千貫,另那一萬五千貫,知縣又從何而出?」
彭莽便道:「我擬自衙中餘庫裡支一萬貫,另有五千貫……我家中尚有些餘米,另有些產業,便想著發賣轉讓出去,看能不能再湊得一些出來。」
裴繼安一時間有些匪夷所思。
做官做到自己倒填錢的,雖不能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也絕對是極為罕見了。
然而再想想這一位知縣的脾氣,他又覺得沒有那麼奇怪了。
原來這彭莽本是二甲出身,明明家中頗有資財,可在官場蹉跎了二十餘年,依舊毫無建樹,最後還是在昔日同窗同年奧援之下,才得了這一個宣縣知縣一職。
因其性情和順,是個老好人,再有這宣縣中並無什麼霸官惡吏,在任一年多以來,全靠縣衙上下一力主理,又得當地民風淳樸,竟是無為而治,還算全了個安穩度日。
只是如此知縣,平日裡還好,一旦遇得事情,自然就不知所措了。
那彭莽見得裴繼安一臉震驚,也有些嘆息,道:「繼安,我來這一年多,已是把你當做心腹,此時也沒甚好瞞的——我本想自家中取出一萬貫來填這窟窿,只傷筋動骨太甚,已是到了要挪用內子嫁妝地步……」
他說到此處,又見裴繼安面上全是反對之色,老臉一紅,輕咳了一聲,又道:「是以不敢如此!」
「謝圖此人眼高手低,私心甚重,自是不堪用的,只是他爹到底做了許多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不好過於苛責……眼下公使庫已是被他管成這個模樣,旁人也不好接手,我思來想去,不如仍舊給到你——早就想要如此了。」
如果彭莽強壓而下,裴繼安倒是能斷然拒絕,然則這一位從來對手下極好,三節八氣都私有贈送,因感裴繼安能幹,三元節給的儀禮都比旁人多上一倍,此時唉聲嘆氣的,一副走投無路模樣,倒叫他不太好推脫了。
「我便是接得下來,等到立春,也未必能得多少錢——把虧空補得回來便算大幸了。」他只能這般道。
彭莽嘆道:「能補多少是多少罷,果真湊不夠了,左右就是給郭監司罵過之後參得一本,貶官罰俸罷了,實在不行,我就不做這官,回鄉去也……」
這話實在沒有道理,裴繼安曉得這知縣脾氣,懶得聽此人長籲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