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奸佞弄權(第1/3 頁)
那天,在其他大臣退朝後,耿南仲、張邦昌、唐恪、吳敏四個主和的大臣又聚在一起,商議著如何排擠主戰派李綱。幾個人商量好辦法後,再次覲見欽宗皇帝,慫恿著欽宗罷免李綱。在幾個人的奏請中,耿南仲切中了欽宗最大的心病。耿南仲道:“據內線探報,太皇欲在李宣撫的支援下復辟朝政。”李宣撫就是李綱。汴京保衛戰後,李綱出任河北道宣撫使。
太皇要復辟?這是欽宗最大的心病。然而,對李綱的為人,欽宗心裡也是清楚的。當時,金軍圍困汴京,情勢危急,李綱臨危受命,率領兵馬,頑強抵抗,才保得汴京不失。顯然,李綱是忠於朝廷的;然而,李綱雖然是忠於朝廷的,但李綱是否忠於朕?這個恐怕不好說了。再說了,罷免或將李綱貶出京師,將來再有戰事,靠誰?靠耿太師、張太宰、唐侍郎、吳御史?這些人雖然忠於朕,但這些人都是文官,到那個時候,如何抵擋得住如狼似虎的金人?仗還沒打呢,恐怕腿就顫抖得站不住了。
在罷免李剛的事情上,欽宗猶豫不決。
欽宗正猶豫著,御史吳敏起身奏道:“啟奏聖上。”
欽宗看向吳敏,說道:“卿有言請講。”
“聖上!”吳敏奏道:“金人入侵,兵臨城下,將至壕邊,情勢危急,那個情況下,是臣奏請貶黜蔡京,任用李宣撫的。就當時情形來講,保衛汴京是必須的。從保薦李宣撫一事而言,臣與李宣撫絕無個人恩怨。如今,張太宰、耿太師罷免李宣撫之奏請,臣完全支援。啟奏聖上,臣乞請貶黜李宣撫,絕非出於個人好惡,而是為朝廷的江山社稷著想。金人乃虎狼之師,招惹不得。李宣撫性情剛硬,整軍備戰,多方樹敵,必然惹怒金人,以致戰事再起,烽火重燃,百姓慘遭塗炭,江山社稷危矣。”
吳敏的這番話,聽上去公正許多,完全是為朝廷的江山社稷著想,這讓欽宗更加傾向於張邦昌、耿南仲罷免貶黜李綱的奏請。吳敏仔細觀察著欽宗的表情,揣摩著欽宗內心想法,火上添柴道:“啟奏聖上。僅僅是金人一方面的問題也就罷了,關鍵是,太皇還朝,李宣撫再行擁立之事,恐於朝廷江山社稷危害極大。”
欽宗聞奏,渾身一顫。
幾個奸臣均站起身來,異口同聲地請求罷免貶黜李綱。欽宗又思量了一番,終於下定了決心,決定將李綱貶黜京師,另行委任地方職務。
思量好了後,欽宗罷了把手道:“眾卿家所奏,朕甚是認同。罷免貶黜李宣撫之事,咱君臣幾人私下裡先說說,待明日早朝,朕自有定奪。如果再無它事,幾位卿,先退吧。”
耿南仲等人遂向欽宗施禮,然後退出大殿。
出了皇宮,幾個人又交頭接耳起來。
耿南仲道:“幾位大人,從聖上言語來看,貶黜李綱應該沒啥問題。李剛被免,朝廷上的事情就好應付許多了,令老臣憂慮的是,即使李綱被免或貶黜出京,朝中還有張叔夜、秦檜等主戰派,他們若鼓動著聖上與金人對抗,恐也將引發戰事,至百姓軍民慘遭塗炭,如此又該將如何?”
唐恪接嘴道:“那就奏請聖上,連張叔夜、秦檜等主戰派,一併給免了。”
張邦昌眨著眼睛,看著唐恪道:“恐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張叔夜現知開封府,乃朝中重臣;秦檜任御史中丞,不管具體事務,對張叔夜、秦檜等人,非是唐大人說免就能免了的。據俺觀察,聖上之所以同意免去李綱之職,非是李綱不稱職,而是忌諱李綱擁立太皇。若要排擠或罷免張叔夜、秦檜,沒有充足的理由,很難啊!”
耿南仲道:“明日早朝,我等大臣極力鼓動聖上與金和好,催促聖上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太原已被金人佔據,中山、河間尚在朝廷手中,我等大臣提出割讓三鎮,李綱、張叔夜、秦檜等人必定不允,要與我等大臣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