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第1/2 頁)
而在這份最後通牒發出前,因痛失愛妻而近於瘋狂的斐迪南大公就要求所有部隊迅速集結,不管塞爾維亞政府是否接受都要開戰。在經過了痛苦的抉擇後,塞爾維亞政府決定忍辱負重,除了不同意奧匈派人干涉塞爾維亞內政之外,其餘各項均表示接受。可是,奧匈帝國不顧一切地按照預定計劃,藉口塞爾維亞政府不接受和平條件於七月二十八日向塞爾維亞宣戰了。
第六十三章 經濟腐蝕計劃
第六十三章經濟腐蝕計劃
早在奧匈帝國發出最後通牒之後,俄國通知奧匈帝國政府,攻擊塞爾維亞會引起俄國的總動員,並表示俄國不容許奧匈帝國打垮塞爾維亞,成為巴爾幹半島的霸主。七月二十六日,英國外交大臣金伯雷也曾經提議德、英、法、意四國調停奧、塞之間的不和。但英國在暗中極力慫恿法俄對德奧作戰,並保證給予支援,這就給法俄兩國壯了膽。而自以為得計的英國人的真正面目是在奧匈向塞爾維亞宣戰的第二天才公開暴露出來的。
七月二十九日,金伯雷接見德國大使,明確表態說,如果衝突僅僅限於俄奧之間,英國可以保持中立;如果德法兩國捲入,&ldo;那麼局勢立刻就會發生變化,英國政府在一定條件下,將被迫作出緊急決定。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長期作壁上觀了&rdo;。當德皇威廉二世最終獲知英國參戰的真正意圖之後,他猶豫了。他甚至打算勸告奧匈帝國接受英國的調停。可是,奧匈帝國已對塞爾維亞宣戰兩天了,軍隊已經開進塞爾維亞境內。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無可挽回了,而戰爭成了雙方唯一的選擇。在已經被軍備競賽搞得筋疲力盡的英國人總算長出了一口氣,如果在這麼軍備競賽英國政府都有破產的可能,唯一終止這種競賽的就只能是戰爭了。所以當英國新任首相亨利?坎貝爾?班納曼爵士聽到大戰開始的訊息後說的第一句話居然是:&ldo;太好了,我們得救了。&rdo;
奧塞戰爭迅速爆發後,奧匈帝國在斐迪南大公的親自督戰下,一路高歌猛進,瘋狂的攻擊塞爾維亞軍隊,在裝備了北疆出產的坦克和飛機後,連機槍都沒有裝備的塞爾維亞軍隊根本不是對手,他們被迫節節後退,很快就讓出了半數的領土。面對這種局面,生怕塞爾維亞提前被全面佔領的俄法兩國立刻宣佈站在塞爾維亞方面,開始進行戰爭總動員。七月三十一日,德國向俄國和法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它們停止總動員,遭到斷然拒絕。德皇威廉二世終於下令德國總動員,並於同日向俄國宣戰,八月三日對法國宣戰。
八月二日,德國總參謀部為了實行經過李靖遠改進後的施利芬計劃,向比利時送交最後通牒,要求允許德軍借道比利時對法軍作戰,並限在二十四小時內答覆。只有七百萬人口的比利時勇敢地拒絕了德國的無理要求,並向英國求援。八月四日,德國悍然破壞一八三九年保證比利時永久中立的條約,德國四個集團軍兵分四路,在坦克和飛機的掩護下,侵入比利時。英國獲知德國有入侵比利時的意圖後,於八月四日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無條件尊重比利時中立。但德國宰相貝特曼傲慢的對英國駐德大使聲稱:&ldo;國際條約不過是一張廢紙,我沒有義務必須要遵守他。&rdo;於是英國便以德國破壞比利時中立為藉口,對德國宣戰。這樣短短一週時間內,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在一片戰爭叫囂聲中紛紛亮相,一場真正的世界大戰開始了。在李靖遠這隻小小蝴蝶的推動下,歐洲大陸終於提前數年捲入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風暴中,而同樣已經準備好在戰爭中撈一筆的亞當斯並不知道,一場針對美國的陰謀正在展開。
自從一八九二年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頭號經濟強國,如果北疆想要帶領中國崛起於世界,美國就是一個必須要逾越的障礙。早在一八九六年的經濟危機時期,北疆在阻擊各國股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