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海棠夏深(第1/2 頁)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立夏後的一天,小寶從巴仁教的一首《夢駝鈴》的歌裡聽到海棠血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回來問馬吉:“爸爸,什麼是海棠血淚啊?”
馬吉驚訝的問:“寶兒,你從哪裡聽到這個詞的呀!”
“哥哥新教我唱的一首叫《夢駝鈴》的歌裡。”小寶奶聲奶氣的學著巴仁的模樣說道。
馬吉稀罕的抱起小寶說:“哎呦,我的寶兒,哥哥小時候聽這首《夢駝鈴》的時候啊,也問過同樣的問題,今天呢,爸爸再講給你聽,你可要牢牢記住哦!”
馬吉抹了一下眼角,繼續說:“爸爸初聽這首歌時,覺得特別傷感。後來才知道啊,這首歌不僅僅是思鄉曲,更是一首講述我們國土被分裂的屈辱史,歌中的海棠血淚,其實講的是我們中國原來的版圖並不是一隻雄雞的樣子,而是一片秋海棠的葉子的故事。”
“爸爸,是不是像我手裡的這片葉子呀!”小寶奶聲奶氣說。
“嗯,小寶真聰明,”馬吉誇獎著小寶。
“那後來呢?”三嫂子一邊湊近馬吉,一邊接過小寶問。
馬吉說:“在清朝的巔峰時期,我們中國國土面積有就像一片海棠樹葉,老婆子,小寶,你們知道,現在我們的國土面積是多少呀?”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三嫂搶答子答道。“不錯呀,哇,真厲害,那麼相差三百多萬平方公里,是怎麼造成的呢?”馬吉反問三嫂子。
這時,玉梅走進屋,看到兩口子一問一答,和諧美滿,便笑著插話道:“喲,你們一家三口聊得挺熱乎啊!”馬吉見狀,趕忙招呼玉梅坐下。
然後接著剛才的話題說道:“這就要提到那段喪權辱國的歷史了。當年清政府腐敗無能,西方列強趁機侵略我國,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致使我國失去了大片領土。”說到這裡,馬吉不禁嘆了口氣。
小寶眨著天真的眼睛問道:“那我們能把土地要回來嗎?”馬吉摸摸小寶的頭,說:“只要我們國家強大了,就一定能保護好我們的每一寸土地!”
三嫂子掐著手指頭算了算,說:“不對呀,還缺一百六十多萬,哪裡去了呢?”
“讓館長先生給我們講述吧,”玉梅開玩笑的說。
馬吉繼續說:“外蒙古在哪裡,你知道嗎?老婆子”馬吉開玩笑的問三嫂子。
“就在內蒙古的上面吧。”三嫂子瞎蒙了一個地方說。
玉梅說:“答對了,就是的。”
馬吉繼續講述:“當時的民國政府被迫不得不承認外蒙古獨立,這一下子就讓我們的國土減少了一百五十六萬平方公里。”馬吉嘆了口氣,“還有沙俄時期,透過各種不平等條約割佔了我們國家西北以及東北地區總共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國土面積只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原因。”
玉梅感慨道:“這些歷史真是讓人痛心啊。”
馬吉拍了拍小寶的小腦袋說:“所以,小寶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做出貢獻,保護我們的國家,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小寶認真地點點頭,“我一定會的,爸爸!”馬吉說:“就這樣,海棠葉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大雄雞。”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三嫂子接過海棠樹葉,用那雙巧手,上下翻飛、左右穿插,就像變魔術一樣將小寶手中那片原本普普通通的海棠葉修剪成一隻栩栩如生的大雄雞模樣!這隻雄雞昂首挺胸,雞冠高聳入雲,彷彿正在引吭高歌;它的羽毛鮮豔亮麗,每一片都被精心雕琢過一般,細膩入微地展現出了真實鳥類羽毛應有的質感和紋理;而雞眼則炯炯有神,透露出一種威嚴與霸氣。整個作品簡直就是一件精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