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3 頁)
下午也是上課,晚上也是統一叫便當來吃。晚上都是自習,到晚上九點放學,放學之前還會來個精神訓話,反正每次老師上臺講的都差不多:&ldo;你們這些聯考失敗者,是廢物,是不會念書的垃圾!不讀書未來只有撿破爛的份兒……&rdo;
初中四班的教育理念就是這樣,認為不斷這樣汙辱你,還有考不完的試,才可以激勵你奮發向上。以升學為主的封閉式軍事化管理,使很多人的面板都變得越來越白,身體也變差了許多。
而荷爾蒙分泌旺盛的青春男女,長期處在相同的密閉空間面臨共同的壓力,免不了由革命情感發酵為特殊情感。雖然偷偷地眉目傳情及小紙條是免不了的,但就如電影《speed》裡珊卓&iddot;布拉克說的:&ldo;壓力下產生的愛情不會長久。&rdo;不過有段地下戀情還是轟轟烈烈地爆發了。後來,女方離開了班上,據說臨走前留給男生一封信:&ldo;我一定要考上北一女,所以,請你也一定要努力考上建中……&rdo;留給大家無限茶餘飯後的八卦,也算不枉國四一年。後來那個女的有沒有考上北一女是不知道啦,倒是男的後來還是沒考上好的學校,被家裡弄到外國去了。
讀重考班的壓力很大,不僅僅是害怕被處罰,還有來自親友們的眼光。尤其像我在的教會裡,年紀比我稍大一點兒的,幾乎都是優秀的建中北一女或前三志願的學生,所以教會裡也對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考上一個好學校。不過自己程度到哪裡自己最清楚,所以越到後面我越逃避去上課,常常藉故生病,想盡辦法就是不想去。此外,當初重考班所在的那條路上也是許多重考班的聚集地,在公車或路上也常會遇到其他重考班的學生,常常是彼此看不順眼,但又有種心照不宣的相互同情。倒是導師們都很害怕學生跑到其他重考班去,所以重考班間互相攻擊詆毀的情況也時常發生。
到了來年又快聯考時,老師也不體罰了‐‐反正到這時候體罰也沒用‐‐反而在這時傳授一些在考場上臨場應變的技巧,還會講一些順風耳千里眼的笑話。此外,為了讓吹了一整年冷氣的學生適應七月的考場酷暑,這時候也逐漸關起冷氣。你想想這六十幾個人被關在沒有空調的房間裡是什麼情況,簡直就跟烤爐一樣。但說也奇怪,這招還真的有用,等真正上考場時還真通體清涼。不過,我寧願相信那是終於離開那個變態又慘絕人寰的環境而感到的放鬆清涼。
重考班是當時臺灣教育環境下一個很特殊的狀況。記得以前有部電影叫《國四英雄傳》,裡面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一群重考班學生,男生被帶到北一女門口大喊:&ldo;我愛建中!我愛建中!&rdo;女生被帶到建中門口大喊:&ldo;我愛北一!我愛北一!&rdo;小學時第一次看到這裡只覺得好笑,但等到真的在那個環境裡才發現,那種事是真的存在的。初中四班是臺灣錯誤的教育體制下的產物,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電影裡描寫的酸甜苦辣。
淡江高中的一年
我在重考班讀了一年後,再次參加聯考,成績一樣不理想。雖然五專的成績還不錯,但從大家的眼神中能察覺到,似乎都希望我讀高中然後上大學。所以,我也順著大家的意思選擇去讀高中了。靠著爸爸的一點兒小關係,進了長老會辦的學校,也就是到淡江高中去讀書。
這所學校的教學成績其實不怎麼樣,但是大概因為有些宗教的薰陶,而且又是百年老校,所以學校風氣雖然自由,學生頑皮,但也不會有什麼流氓氣息。
每天早上七點二十就要到學校,開始在教會學校的一天。入校門時,那條長長的林蔭走道,規定男生走一邊,女生走一邊,彼此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