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軍隊整編,以待戰時(完結)(第1/2 頁)
自古以來,這邊就是最富奢的地點,商貿活動發達,即便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也依舊保持著紙醉金迷,還有那十里洋場。
鬼子做了一件好事,把一些租借的地盤佔領,如今投降了,也順勢收回我們手中。
放在以前,租借的地區內無法無天。
洋人在這裡作威作福,外邊一套規矩,裡邊一套規矩。
作為戰勝國之一,以往的那些租界,有的沒的,該還的要償還回來。
活躍在地方的地痞無賴、幫派工會之流,也紛紛湧現到明面上,開始爭奪地盤。
他們背後,多有軍部、政部的關係,據說可以上達天聽。
銀行、商鋪均是大家搜刮的物件。
尤其是沿海的城市,相對富足,也是各支軍隊熱衷駐紮的地方。
張嵐清近水樓臺先得月,順勢向蘇中、蘇北地段行進。
佔據魯南、蘇北,打通隴海線鐵路。
又肅清津浦路東西兩側,手握兩條交通線,為手下人爭搶日寇的貨物。
這是難得的零元購時期,誰接手了,這些工廠、商品、建築便屬於誰。
大城市內,日僑、日寇反而比較悠閒,溜達在街道上,等著被遣送回國。
突然湧入計程車兵,卻要對每一個出城的人進行檢查,行李之中的金銀首飾、古董字畫統統上繳。
包括日元錢幣在內,一經發現,立刻充公。
“我抗議,你們無權搜查,拿搜查令來。”
敢跟大兵要搜查令,手上的槍就是令牌,拉栓上膛,要不要頂一頂?
迅速接手城內治安工作,安排日僑人員離城。
沿海地帶,日僑的人眾多,安排的運輸船卻很緊張。
預計要到明年2月份左右,才能完成士兵、僑民的撤離,在撤離這段時間內,他們要在本土扒一層皮。
最令人關注的京滬地區,亦有安排人插手。
金陵就不必多說了,投機倒把者眾多,而張嵐清為代表的的王家,就是最大的一夥資本家。
緊俏的商品湧入市場,收割廉價的原材料等。
王小姐特意提前從滇南返回,帶著心腹人手,往京滬地區灌入血液。
趁著還沒有其他軍隊到來,第一戰區率先分得了第一杯羹。
大米、油、鹽等利潤極大,以相對合理的價格,對外出售。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一袋大米,遠比什麼名人字畫更重要。
吃了大米可以活命,守著古董,會直接餓死。
典當行、車伕、苦力等,為了一份活計,恨不得拼出老命。
最終也不過是大米一碗,寥寥填飽肚子。
路上乞討者眾多,男女老少都有,一副令人感慨之場面。
“設一些免費的粥鋪,以嵐清的身份,對外免費提供米粥。每日供應3小時,去安排吧。”
王姝綺手下的商業帝國也在逐步成型,已經在中原、京滬、滇南地區站穩腳步。
背靠第一戰區幾個省的資源,就算普普通通的商人也能成為巨擘,何況是王小姐這類聰明人。
此時張嵐清卻沒太多的精力,
要迎接新的問題,有關戰區肅整,軍隊整編的問題。
大量的美械武器湧入國內,山城那傢伙也有心整編手上的部隊,聽話的給個甜棗,不聽話的給個大逼鬥。
第一戰區是重點戰區,張嵐清手上的三十多萬軍隊,亦是搖擺不定的一張牌。
他與山城的關係,總是保留在若即若離的狀態,儼然成了地方一大派系。
胡壽山僅僅佔了一部分,原第一戰區的幾個集團軍,基本全在張嵐清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