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2/2 頁)
在我國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間的影響很深蒂固。
狹義上的薩滿教為阿爾泰語系如滿洲族、維吾爾、蒙古等民族所信仰,其信仰主要是萬物有靈論、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薩滿教的基本特點是沒有始祖、沒有教義、崇拜多種神靈,沒有組織、沒有固定的廟宇教堂、沒有專門的神職人員。
薩滿教的主要活動是跳神。
史官不用&ldo;薩滿&rdo;這個名詞,在文字上只稱其為&ldo;巫&rdo;。薩滿一詞最早是在我國史籍中出現的。《三朝北盟會編》中記載:&ldo;兀室奸滑而有才。……國人號為珊蠻。珊蠻者,女真語巫嫗也,以其通變如神。&rdo;
在匈奴、柔然時代,薩滿在政治、軍事上都起著一定的作用,凡戰爭或其他處於猶豫狀態的事件,最後要取決於薩滿。北方民族的薩滿,大不同於中原的巫。薩滿必須具備許多常識或知識,能夠觀察事物的發展,預測未來,敢預言吉凶。
=
拜火教:
拜火教,又稱瑣羅亞斯德教,以其創始人古波斯先知之名名之。3世紀中葉,東傳入中國,4世紀中葉,傳入中原,其神被名之為&ldo;胡天&rdo;。至唐代,被名之為火祆教。&ldo;祆(xian)&rdo;其音屬於外來音,是唐人據其音而造的新字,以其俗事天神故。陳垣先生曾考證:&ldo;不稱外國天神而稱祆,明其為外國天神也。&rdo;陳垣先生著有&ldo;古教四考&rdo;之一,《火祆教入中國考》就是其中之一,對此教的歷史和教義有詳盡闡述。
=
鳥身祭司。突厥鬥戰神:
1999年在太原發掘的虞弘墓證明,還在突厥汗國建立(552年)之前,就有拜火教徒在草原上活動。虞弘墓最早出土了有鳥身祭司的葬具。
中國境內還發現過其他一些有拜火教藝術風格的墓葬文物,例如安陽出土北齊石棺門柱上的火壇與祭司。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