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3/4 頁)
,上面寫著“永別吾女依蓉,心痛如絞,但思及你僥能保命,又覺萬分欣慰。只痛心無法親見吾愛長大、成家,萬幸沈家夫婦乃可託摯友,定會呵護吾愛周全,每思及此,便覺再無憂心掛牽。惟願吾女一生平安喜樂,勿以父母為念。夜振夜雲氏絕筆。”
“傻孩子,你怎麼不早來找我啊”沈母看著當年好友的手書,再看到那句對自己的信任和託付,心痛如絞,回神細細打量葉依蓉。能看出來三太太肯定是精心裝扮過了,白綢暗花百福邊的衣上綴著粉色珍珠串繡出的朵朵珠花,正是時下京城最興的珠繡衫。腰繫一條彩蝶百花裙,綵線夾著金絲繡成的裙襬,裙外罩著淺黃軟煙羅的紗裙,遮掩住搖曳的金光,看起來含蓄大方。
扁平的金釵上,用小粒珍珠串成了一大三小的花朵與衣衫輝映,金釵上還掛下一粒大顆梨形珍珠,垂在鬢邊不住晃出柔和的光暈。一枝點綴著金絲花蕊的堆紗花,插在右側的髮辮上。
雖然是這般精心梳洗打扮過,但是面頰不夠細嫩的面板,微微粗糙的手掌,都無不說明她這些年過得並不如意,可能還要自己動手幹活。沈母忍不住悲從中來,“我實在愧對你父母的臨終囑託。”
“伯母莫要這樣說,其實義父當年曾經帶著我找到過沈府,但是看見貴府上下一片縞素,找人打聽才知道是沈伯父為國捐軀,當時義父領著我在人群中,遠遠地看見伯母摟著年幼的兒女,實在不忍再增添您的悲痛和麻煩,就帶著我離開京城,改姓為葉子的葉,到江南定居,誰知這一住就是十二年。”
沈母聞言搖頭:“真是糊塗,我即便再怎麼艱難,也終究還有沈家和孃家撐著,雖說不能說富貴奢華,但難道還會缺你這個半大孩子的吃穿不成?再說你是我家青昊未過門的媳婦,家中遭難投奔夫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怎麼就能領著你離開了呢?肯定害你吃了不少的苦吧?”
“當時我家滿門抄斬,我不過是被人頂死才能苟活,哪裡還敢再以本來身份出現人前,若是沈家伯父還在世,以他在軍中的威嚴和在朝中的權勢,自然是不懼什麼,但沈伯父偏生……義父怕給伯母孤兒寡母的惹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京城畢竟就那麼巴掌大的地方,若是被人發現端倪,那更得連累伯母一家,無論如何也是不能這樣做的。”葉依蓉拉著沈母的手安慰道,“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一些,但是義父和義母對我比對親生女兒還要疼愛,從沒讓我吃苦受罪,伯母不必為我傷心。”
沈母聞言感慨道:“你義父當真是思慮周全,而且太替別人著想,若是有可能,是不是該安排我們一處聚聚,我也該好生謝謝他們才是。唉,當初哪怕是來找我要些銀兩再走,也能讓你們過得舒服些不是?”
“義母早在依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因病過世,義父因為終日操勞,又不願依蓉出去做工掙錢,所以也早早地累壞了身子,上個月剛剛故去。”葉依蓉說著又開始拭淚“真是怎麼就這麼早早地去了呢好孩子,別哭了,現在終於到了家中,那就一切都好說了,就在這兒住下,當自己家一樣,千萬別跟伯母客氣。”沈母說罷招呼丫頭婆子們道,“趕緊去把西廂收拾出來給依蓉住,以後吃穿用度都跟若雙和青薔一樣,你們也都給我聽著,就當自家的姑娘敬著,誰要是敢給我怠慢了依蓉,就全家打出去”
下面的婆子和丫頭都忙應諾,魚貫而出地各自去忙活,三太太一直坐在旁邊喝茶,這會兒見二人敘舊完畢,才放下茶盞笑著說:“如今葉姑娘算是完好無損地交到嫂子屋裡,我也就算是功德圓滿,該功成身退了。”
葉依蓉起身上前,撲通跪在三太太面前,連著磕了三個頭哽咽著道:“依蓉多謝三太太這些日子的照顧和費心周全,實在無以為報,就請受依蓉的禮”
“哎呦,你這孩子,你看你這是做什麼”三太太趕緊把她攙起來,自己也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