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有家(第1/6 頁)
宋觀穹將這“北庭小朝廷”的秘密娓娓道來:
“副都護縱容送到陛下手中,朝廷既然派人來查,才用第戎人走私和擾民來掩人耳目罷了。
實則他真正怕的是突厥之事敗露。
半年之前,與大靖斷交已久突厥,逢新皇繼位,下了一封戰書,對大靖宣戰,此戰書本該八百里加急送到建京,北庭堅壁清野,等候朝廷指令……”
說到此處,宋觀穹劍指著楊義清,已帶了殺氣,
“可副都護郭方翼,自大輕敵,貪功冒進,擅自扣下戰書,帶著五千兵馬長馳北嵐河以西應戰,五千兵馬全軍覆沒,郭方翼遂將戰書軍報毀去,此事就此掩埋。”
程荊聽得圓睜雙目,不敢置信。
死了多少?
莫說五千,北庭的常駐軍根本不到一萬,此事機密,當然不會輕易讓人知道,若是真的,被突厥發現北庭已空,戰事一起,西北頃刻就要失收,大靖將失去四萬公里的國土。
這麼大的事居然掩蓋了下來,讓萬千生民同他活在朝不保夕的危樓之下,副都護該誅九族!
“你們……你們……真做些這樣的事!”
楊義清哈哈大笑:“你倒是會編故事,憑空少了五千人馬,怎麼可能無人發現。”
“確實,敗了一場戰事,致大靖損軍五千,本該是舉國震動之事,可惜應了你那句,天高皇帝遠,突厥與大靖不通文書,他們以為北庭兵馬真如傳言有五萬之多,殺了五千之後沒有半點波瀾,又陸續往別處進犯,
那些死掉計程車兵正好都不是北庭本地人,守在家中的父母妻兒,每月收到軍餉,就以為自己的親人還活著,那兵馬駐地本就在城外,出兵之時百姓並不知曉,就是看到出去了,也想不到他們根本沒有回來,
副都護一手遮天,都護府裡的人不知道,當時隨軍的將領都有責任,也就沒人說,才讓京城至今已過半年,都不知道兩國竟交戰過一場,還道北庭太平無事。”
宋觀穹派近山去沙漠,從沙民口中知道得知了去年在北嵐河西竟有大軍交戰過,只是具體時間,誰與誰打,並不知道,更不知結果如何。
那五千人的埋骨之地也已經被近山找到了。
楊義情也是當時隨軍的參事之一,他眼中閃爍兇光:“一切只是司主的臆測罷了,無憑無據,司主可不要冤枉北庭府。”
不見棺材不掉淚。
“郭方翼害死了五千人,還是擅起兵戈,是滅族之罪,當然要把這個窟窿補上,那些第戎屠村之聞,也不全是他們做的,郭方翼是私募百姓,拉到軍營充數,許進不許出,好吃好喝的,百姓愚昧,知道些什麼呢,當然不會鬧出動靜。可要是拿著名冊去對,定然是對不上的。
郭方翼一面要養著這些補上的人,一面用軍餉穩住已死士兵的家人,朝廷撥的銀子一定不夠,只能小心地做著賬目,
扣下賦稅,放縱手下大肆斂財,一面也防備著朝廷派人來查,查不到還好,一旦敗露,即刻就要捲了細軟逃往外藩,我說得可對?”
別人不知道,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敢想象,五千兵馬之死,能被掩蓋半年之久。
“哈——知道又如何,今晚你死定了!”
楊義清見無法再隱瞞下去,決定將這京城來使殺了,再在北庭自立朝廷。
宋觀穹不見慌張,“焉知今日是你死,還是我亡?”
兵戈將起的一瞬,簷角懸鈴微動,沒人聽到。
一個人先飛了出來,掃翻了前路幾人,砸在了宋觀穹面前。
“副都護!”楊義清喊了一聲。
副都護郭方翼早已暈了過去。
一個輕盈的身影踏過幾個府兵的肩膀,輕鬆來到了宋觀穹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