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種靈之道,冷眼旁觀(第1/3 頁)
沉雲壓頂,遮天蔽月。
昏暗天色下,玉琅山道院山門之內,尚見燭光點點。
尤其道徒寮院區域,一眾苦修弟子,燭下演法,各處更見亮堂。
王恆同樣在寮舍內留了一盞燭燈。
燭火曳動,把他靜坐身影投射在木牆之上,也將他雙目緊閉的沉靜面容映照分明。
不一會兒。
伴隨燭光微躍,他睜開眼來。
‘我總算明白,常人種靈,為何修煉同樣法門,也是一般勤修苦練,悟性天賦稍有差距,破境所耗時間,便要多上數年火候,乃至始終有人無法煉成了。’
‘這一步關隘,實際與是否勤奮關係根本不大,本就是考驗個人悟性的一關……’
琢磨方才從《三陽劍籙養魂符經》之中梳理得來的感悟,王恆有些感慨。
他原以為,種靈脩行,或許要看天賦悟性,但也不該脫離了苦練因素影響。
沒想到此一步修行,竟完全與苦修沒有半分關係。
甚至和功法的優劣,牽扯都沒有多大。
‘不過這其實也不難理解,人體精氣神三元本就息息相關,常人煉精化氣有成,邁入明氣之境,通達竅穴,貫走經脈,本就無時無刻不在溫養靈魄,實際便是已經走在了煉氣還神的火候上。’
‘隨著周天圓滿,人身靈魄更是被溫養到了足夠種靈的境地,只待靈符悟明,頃刻之間便可種定靈根,又哪裡需要什麼苦修。唯一在火候上需要耗費的心力,無非就是熟悉種靈符籙,好作存想罷了,只要法訣靈符為真,感悟一到,就能功成。’
‘如此一看,院內弟子傳言道院所授《一元符經》不堪用來種靈的說法,其實有些偏頗了,此法於種靈一步,或許沒有什麼獨到之處,但只在破境一關給修行者帶來的幫助,與其他法門卻不會有什麼不同。’
他能有此感悟,倒不是法門之中記載了什麼關竅。
而是源於泥丸‘雷符’相助。
‘雷符’玄通不俗,似有助人明晰文字元籙真意之功。
以至王恆在塔林初見《三陽符經》內容,便瞬息將之理解記下。
而他回到寮舍之後,一番梳理下來。
卻發現已經理解了法訣真意,明晰其中運煉之方的自己,竟是隨時都可嘗試破境,不需旁人一般苦熬。
這對他來說,當然是個好訊息。
只是一想若無雷符相助,自己恐怕也難窺破其中真諦,須得走上不少彎路,免不了也要有些觸動。
‘能有這般所得,或許也是我氣運到了。’
‘死而復生,又自囹圄之中走上一遭,否極泰來,正合福禍相依之理。’
王恆心思漸定。
既有這般所得,正是該好生把握這運數的時候,卻不好胡思亂想,耽誤時機。
想到這裡。
王恆眼皮微合,氣息一穩,再度沉入了靜定修行之中。
‘雷符’相助,他已將《三陽劍籙養魂符經》參悟通透,各種關竅皆已明瞭。
而今只需存想經中記載三陽劍籙,藉以符經訣門,調動周天真氣配合靈符凝聚,火候一到,便可種靈有成,破入靈應之境。
風波將湧之際,正也是行功之時!
……
同樣的搖曳燭光下。
林溫這個出身不俗,又投身陳陽麾下,有著諸多前輩指點,早早便已存想靈符有成,入了靈應之境的道徒,卻不似其餘尚未破境的弟子那般勤勉。
相較王恆,還需‘雷符’異寶相助,方能領悟種靈脩行根本。
林溫不僅知道種靈脩行,重點在於感悟,還很清楚破入靈應之境後的修行,同樣也不是苦修便可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