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 頁)
夾擊。
民調顯示,希拉里的支援度有上升趨勢,奧巴馬則有下降趨勢。
奧巴馬競選團隊決定開始實施對希拉里的政策攻擊。
此時,一件所謂“北美自由貿易協議門”事件曝光了。
進退兩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門
當奧巴馬競選團隊發郵件攻擊希拉里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問題時,一件困擾奧巴馬的事情發生了,這就是“北美自由貿易協議門”。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門”事件不能說對奧巴馬的競選沒有影響,雖然奧巴馬和加拿大駐芝加哥總領事館予以否認,但是事態似乎已經不可收拾。
3月4日,希拉里贏得了得克薩斯、俄亥俄和羅德島的勝利,阻止了奧巴馬連勝勢頭,這再次說明了奧巴馬在大州的表現上不及希拉里,同時也延長了希拉里的2008年競選命運。隨後,奧巴馬贏得了佛蒙特州、懷俄明州、密西西比州的勝利。
3月4日,麥凱恩宣佈已經獲得共和黨提名所需要的1191張代表票,布什總統也終於站出來公開支援。赫卡比宣佈退出競選。
難以割捨:“牧師風波”
奧巴馬的精神導師是芝加哥三一聯合基督教會牧師賴特,賴特引領奧巴馬走入基督的殿堂,主持了奧巴馬的婚禮,並給他的兩個孩子施洗,雙方本來相安無事。
3月13日,美國廣播電視公司(ABC)曝光了賴特在2003年的一次佈道,在佈道中,賴特手舞足蹈、聲嘶力竭地說:“政府給他們(黑人)毒品、擴建監獄、透過法律懲罰慣犯,然後希望我們高唱‘上帝保佑美國’。不!不!不!上帝詛咒美國!這正是《聖經》中對濫殺無辜者所說的。”
電視還披露了賴特在“9·11”後的首次週日佈道會上的言行,他稱美國遭受恐怖主義襲擊是罪有應得。美國人用原子彈轟炸了日本的長崎,死傷人數遠遠超過了“9·11”的受難者。“9·11”是報應。
賴特還稱,美國政府在黑人身上試驗艾滋病毒,目的是就要消滅黑人,天譴美國!
ABC播出這段錄影後,一時間網上點選率數以十萬計,許多美國選民開始質疑奧巴馬的政治立場、愛國精神和人格。
對於賴特的言論, “哈佛精英”奧巴馬選擇了說明事實。他親自執筆,寫下了長達5000字的演講稿——《更完善的聯邦》,並於3月18日在費城###上演講。
奧巴馬的《更完善的聯邦》堪稱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後最優秀的人權演說。
然而,賴特牧師並沒有“體諒”奧巴馬的難處,他後來頻頻露臉,為自己辯解,還要同奧巴馬“劃清界限”,稱奧巴馬是政客,而自己是牧師,來自兩個不同世界。
在賓夕法尼亞、印第安納等州,越來越多的白人將選票投給了希拉里。這也是希拉里一直能夠堅持與奧巴馬作戰的一個重要原因。
後來,奧巴馬無奈宣佈退出芝加哥三一教會。
“第三季”的啟示
雖然希拉里在“第三季”初期反戈一擊,但是,並沒有撼動奧巴馬的領先優勢,奧巴馬已經領先了131張代表人票。
“第三季”告訴希拉里,什麼叫堅持;告訴奧巴馬,什麼叫艱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門”和“牧師風波”讓他深受困擾。
“第三季”告訴希拉里比例代表制有多煩,如果按照“贏者通吃”的規則,她早就可以宣佈獲勝。
······
“第三季”為共和黨的麥凱恩贏得了比對手多達三個月的準備時間,他不僅可以隔岸觀火、煽風點火,而且可以減少支出,籌集資金,提前制定大選方案,準備迎接民主黨傷痕累累、逃出生天的勝者挑戰。
書包 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