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3/4 頁)
?&rdo;
肅州官吏心中均是一震,誰不知曉肅王與王妃一體,更傳言肅州上下的糧餉均由王妃嫁妝所出,今日這新來的安西大都護當眾折辱王妃,眾人均有些不忿,可到底平日沈覓等人調、教有方,倒也無人發出聲響。
趙詡笑道:&ldo;魏王乃是王爺長兄,也便是詡的兄長,這世上哪有兄長到訪,弟媳不恭迎之理?若不是詡魯笨手拙,按照民間的做法,詡還得要洗手作羹湯呢。&rdo;
&ldo;魯笨手拙?&rdo;軒轅晥冷笑,&ldo;本王倒是覺得弟妹這張利嘴可是巧的很。&rdo;
趙詡垂首笑笑,&ldo;請皇兄入城。&rdo;
&ldo;肅州一地,統共不過兩萬餘畝,肅王已去了半月有餘,別說是肅州,就是整個隴右道,快馬加鞭也可走遍,五日前本王便六百里加急傳書過來……&rdo;
軒轅晥話鋒一轉,&ldo;本王本就不是斤斤計較之人,無奈此番身負聖命,須得當面傳旨的,可肅王遲遲不來,這莫不是藐視朝廷、不尊君上?&rdo;
這帽子扣得太大,不光沈覓等人惶恐不已,就是趙詡面上也微微變色。
趙詡掀開衣擺,徐徐跪下,&ldo;肅州貧瘠荒僻,官道不甚通達,收到傳書後我便立時命人傳給王爺,但恐怕王爺體察民情,身處偏遠之地,縱使有心,也難立時趕來,請魏王恕罪。&rdo;
說罷,他以首頓地,跪伏在黃土之上。
&ldo;哼,&rdo;軒轅晥冷笑道,&ldo;這樣罷,本王皇命在身,不傳旨意絕不進城,而不見肅王,絕不傳旨,想來四弟正疾馳而來,也不至用上許久,咱們便這麼候著吧。&rdo;
他不免禮,不免罪,趙詡也不好起身,便只好保持那個姿勢跪在地上。
隨行之人噤若寒蟬,呆愣當場。
沈覓左右逡巡一圈,眾人皆不敢多言,也紛紛跪下。
此時正是酷熱時候,就見諸人汗珠如雨般滴落在地。
趙詡一邊跪著,一邊在心裡痛罵軒轅晦‐‐早不去晚不去,偏偏這時候去。到現在還未歸來,那暗衛被調、教得再好,到底不是正主,若是軒轅晥說起宮闈秘辛,這暗衛露了馬腳,到時候肅王府上下立時便要血流成河。
若是他不來,眾人跪到地老天荒。
若是他來,瞬間眾人人頭落地。
轉瞬間便過去一個時辰,魏王的車架內,顯然有人備好了冰,甚至喊了歌ji去唱曲解乏,好不愜意。
肅王府這裡,可就沒那麼舒服了。
烈日當空,眾人穿著厚重朝服跪著,許多年老體衰的官吏甚至都昏厥過去,被人抬走。
趙詡雙膝已然麻木,一直彎曲的脊樑更是痠痛,只怕再跪半個時辰都要支撐不住。
&ldo;哎呀,既然肅王架子如此之大,&rdo;軒轅晥悠閒道,&ldo;本王還是先回涼州,上書朝廷,待肅王有空,再前來宣旨吧。&rdo;
一聽此言,趙詡一陣暈眩,天旋地轉。
作者有話要說: 藩王不能隨意出藩地的
第37章
一聽此言,趙詡一陣暈眩,天旋地轉。
&ldo;王爺,不可啊!&rdo;沈覓急了,高聲喊道。
&ldo;哦?有何不可?沈探花有何高見?&rdo;
趙詡心如擂鼓,正想出聲為沈覓辯白,就聽忽然有馬蹄之聲由城外而來,聽來似乎有數十騎之眾。
&ldo;接駕來遲,還望魏王恕罪!&rdo;約莫五人同時高聲喊道。
趙詡依舊保持跪伏的姿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