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第2/4 頁)
就該派使者傳國書,哪裡會在他們大婚時敷衍了事地送了幾頭牛羊?
心中非議,面上功夫還得做足,軒轅晦抓住趙詡的手,&ldo;還請國師轉告舅舅,此生我有了十九郎,早已別無所求。&rdo;
這些年他頻頻在旁人面前剖白,早已駕輕就熟,說的情真意切,差點就將趙詡也騙了過去。
可也只是差點。
趙詡壓下心中酸澀,淡淡道:&ldo;可汗是王爺的嫡親舅舅,血濃於水,自是格外親近,王爺也從來感念可汗在雅魯克一事上的照拂,只是有一點……&rdo;
他狹長的雙眼微微眯起,&ldo;世上哪裡有舅舅去關心外甥的房裡事的?&rdo;說著他身上竟釋放出陣陣森冷威壓,讓一旁伺候的守寧、白蘇險些腿軟跪倒。
國師不再言語,席上一片死一般的靜寂。
軒轅晦在案下握住趙詡的手,輕輕捏了捏,又親自起身為國師與趙詡都斟了酒,笑容可掬道:&ldo;都是一家人,何須說兩家話呢,別為了這等小事傷了和氣。&rdo;
&ldo;國嗣傳承,哪裡能叫小事呢?&rdo;國師今日也不知吃錯了什麼藥,竟不依不饒起來,&ldo;恕我直言,如今回紇還未和王爺綁在一條船上,還有兩頭下注的餘地。若是回紇不遺餘力地幫扶王爺幾位,最終王爺無嗣,這皇位落在某個沒有回紇血統的宗室手上,我回紇豈不是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rdo;
軒轅晦沉聲道:&ldo;本王似乎曾應允過國師,歷代可汗都可娶宗室女?那不是已經是兩姓之好了?&rdo;
&ldo;你們漢人自己都承認,天家無情,就是兄弟還常自相殘殺,至於公主……&rdo;國師冷笑一聲,&ldo;充其量也就是國禮罷了。&rdo;
趙詡此時倒是冷靜下來,細細端詳國師神情,只見他言語挑釁至極,眼中卻是一片澄澈淡漠,突然發難的用意實在讓人捉摸不透。他又去看軒轅晦的神色,擔憂他又犯年少氣盛的老毛病,著了回紇人的道。
軒轅晦笑意未有半分褪色,&ldo;國師也說了,天家無父子兄弟,那麼兒子縱然是親生的也養不熟,是不是自己生的,又有什麼打緊?更何況,我有一爭之心,原先只是為了傳承我軒轅氏正統,如今卻覺得既然&l;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r;,那我德行才具都不比旁人差,為何不能爭一爭?說白了,我只要我生之時,天下在於我手,再不仰人鼻息;我死之後,只要這天下還姓軒轅,他人生死榮辱、死後香火供奉,與我還有何干係?&rdo;
軒轅晦悠悠起身,直接拎起酒壺,仰頭便往下灌去,轉頭挑起趙詡的下巴,冰藍眼中有戲謔笑意,也有幾分認真,&ldo;再者,這世上的女子,又有何人能如十九郎一般與我同心同德?若是不能與我同生共死,那還談什麼同衾同穴?&rdo;
&ldo;好一個同心同德,同生共死,&rdo;國師進門來頭次露出些笑影,&ldo;那我便祝二位殿下得償所願。&rdo;
他從袖中取出一張捲軸,&ldo;這是我個人的一點心意,方才出言無狀,算是賠禮,請王爺收下。&rdo;
軒轅晦雙手接過展開,竟是三張極其細緻的輿圖!
趙詡也趕緊傾身過去,一張是整個西域輿圖,包括山川河流城池等;一張是隴右道輿圖,比前面那張又細緻了若干倍,最後一張竟是涼州、甘州、隴州三州的地形圖,街巷市集、阡陌城郭無一不含,簡直詳盡到了極點。
&ldo;我看王爺已是醉了,&rdo;趙詡緩緩道,&ldo;我與國師頗為投契,想把酒夜談,王爺不如先行回去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