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攻佔粵海關(第1/3 頁)
就在水營一支隊火燒清軍米艇時,楊烜再次調兵遣將。他留下三十個精兵給陳虹,令陳虹堅守西炮臺,自己親率八十餘人,前往沙面襲擊粵海關。
沙面島位於西炮臺以西,珠江在此一分為二,繞河南島流向下游,在黃埔島處重新合二為一。
粵海關位於沙面島東側,距西炮臺不到二里。昨天,楊烜等人乘船前往商館,在沙面被粵海關的關船攔截,被迫繳納了三十兩銀子,順便救了吳如孝。
楊烜親自帶隊進攻粵海關,自然不是為了報昨日之仇,而是料準了粵海關地位特殊。一來,可以從粵海關裡劫掠一些銀錢;二來,可以進一步營造聲勢,壯大黑旗軍的軍威。
聽名頭,粵海關似乎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衙門,比不得兩廣總督、廣東巡撫,更比不上廣州將軍。其實,粵海關別有乾坤。
討論群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滿清順治、康熙時期,全國有多個口岸對外通商,設粵、閩、江、浙四個海關。到了乾隆時,各個口岸盡皆關閉,只留廣州一口對外通商。閩、江、浙海關也統統關閉,只留一個粵海關。
粵海關最高長官稱監督,全稱是“欽命督理廣東沿海等處貿易稅務戶部分司”。這個“欽命”二字可不簡單,表明他直接聽命於皇帝,不受督撫、將軍節制。
同時,粵海關直屬清廷內務府,所繳關稅銀不歸戶部,直歸皇帝,屬於皇帝的私房錢。曹雪芹祖上曾任江寧織造,為皇家貢獻絲綢織物。這個粵海關監督,比江寧織造可牛多了。
歷任粵海關監督都是皇帝的親信,一般由八旗子弟擔任。譬如,雍正二年的粵海關監督是皇帝的舅哥年希堯。年希堯出身於漢軍鑲白旗,其哥哥更加有名,是久鎮西邊、戡亂西藏、平定青海的年大將軍年羹堯。
當時,粵海關監督是天下第一肥差,八旗親貴趨之若鶩。
除了“監督”大人,粵海關衙門還有門衛、書辦、巡役等其他工作人員,總人數大概有450多人。這些人經常利用手中的權利,鑽營肥私,個個肥得流油。
楊烜料準了這一點,親自率隊進攻粵海關,準備好好敲一筆竹槓,籌一筆款子。
偵察科長毛人傑已經提前摸清了粵海關的虛實。黑旗軍攻下大坦沙島的保厘炮臺後,與粵海關近在咫尺,中間僅隔著一條珠江、一個沙面島。
粵海關孤懸廣州城外,沒有專門的衛隊。監督大人是個膽小如鼠的滿人,隨即聲稱進城求援,帶著家室、親信逃入了廣州城內。
其他各級官吏也都上行下效,逃散大半,衙門內只剩不到兩百人了。
密碼563743675
海關衙門防衛空虛,正為黑旗軍的夜襲提供了便利。
楊烜帶著偵察科長毛人傑,帶領主力從正門進攻海關衙門。對方早有防備,使用火槍抵抗。
粵海關財大氣粗,購買了許多火槍火炮自衛。黑旗軍沒帶火炮,無法壓制敵人,難以迅速攻進粵海關衙門。
正在雙方相持之際,近衛連長徐作新帶了十幾個人,以疊羅漢的方式翻入衙門院內,見人就殺,四處點火。
粵海關衙門後院起火,頓時亂成一團。毛人傑趁勢突破衙門大門,逐漸控制了整個海關衙門。
天已微微亮,黑旗軍把海關衙門翻了個底朝天,只找到一萬八千多兩現銀。楊烜聞訊大驚,久聞粵海關衙門富得流油,怎會只有不到兩萬兩銀子呢?
一群俘虜正瑟瑟發抖地跪在院子裡。此役黑旗軍損失了五人,殺敵四十餘人,俘敵一百餘人,另有四十多個人逃脫。
毛人傑從俘虜中挑出職務最高的書辦,把他帶到楊烜面前。
天已微微亮。時間緊迫,楊烜沒功夫跟他費話,直截了當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