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鄭祖琛直言四大患(第1/2 頁)
穆特恩裝作一副認真傾聽的樣子,附和道:“地方官吏心裡沒有大局,幹什麼事總想著雁過拔毛,先撈一把銀子再說。事後留下禍患,都丟給下一任官員處理。
“拜上帝會起於桂平,當地知縣隱匿不報,遺禍無窮。撫臺治理廣西,得好好治一治這些地方知府、知縣,抓幾個典型出來。要不然,他們欺上瞞下,出事了還得咱們背黑鍋。”
廣西巡撫鄭祖琛略感安慰,深以為然,接著向穆特恩訴苦:
“第二,拜上帝會勢力坐大,本院寢食難安,只得向上面求援。先向徐制臺求援,徐制臺置之不理。再向京裡求救,同樣無人過問。
“寫信給大軍機潘世恩,潘世恩再三告誡‘切勿以賊多入奏’;寫信給領班軍機大臣穆彰阿,穆彰阿卻說‘水旱盜賊,不當以時入告,上煩聖慮。國家經費有常,不許以毛髮細故輒請動用’。
“穆大人您看,我該找的都找了,可就是沒人理會我;該做的也都做了,可我孤掌難鳴,一個人對付不了拜上帝會呀。”
軍機處是清朝獨有的機構,總轄軍國政務,許可權凌駕於內閣和六部之上。但軍機處並不是正式的機關,軍機大臣都是兼職。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
因此,在清朝,內閣大學士有宰相之名,而無宰相之實。軍機大臣有宰相之實,而無宰相之名。如此名實分離,可以避免權臣威脅皇權。
而軍機大臣人數不定,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彼此互不相屬,直隸於皇帝。
這種巧妙的制度安排,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皇權。皇帝透過軍機處,完全控制全國軍政大權,實現“乾綱獨攬”。傳統封建專制,在清朝達到了巔峰。
軍機大臣又稱大軍機,區別于軍機章京小軍機,權力很大。至於領班軍機大臣,則類似於明朝內閣首輔,在諸多軍機大臣中地位最尊。
鄭祖琛接連向兩廣總督、軍機大臣、領班軍機大臣求援,都未得到奧援。當時,道光帝年邁多病,只願粉飾太平。大臣們揣測上意,對地方災情、民變大多隱匿不報。
道光時,穆彰阿做領班軍機大臣,地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連穆彰阿都責備鄭祖琛多事,鄭祖琛還能向誰求助?
不過,巡撫總攬一省軍政,權力極大,捧場極為威風。朝廷定製,巡撫一年養廉銀達上萬兩白銀。
鄭祖琛做廣西巡撫,因循守舊,遇事推諉。廣西省內天地會、拜上帝會接連坐大,艇軍控制江河,“米飯主”把持地方,簡直亂得一團槽。
這一點,鄭祖琛沒法抵賴,更不能把責任推到上面,說上面不肯救援。
穆特恩對此心知肚明,語氣冷淡地說道:“撫臺,咱們做地方疆吏,總歸是守土有責。遇到事情,總要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實在解決不了,才得向上面伸手求援。
密碼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如今新皇即位,罷奸佞,親君子,朝局氣象一新。咱們做疆臣的,理應奮發振作,主動為君父分憂。否則,廣西前任提督閔正鳳,就是我們前車之鑑呀!”
鄭祖琛聽罷,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咸豐帝即位前,便對穆彰阿非常厭惡。即位後,他立即將穆彰阿革職,永不敘用,起用林則徐等強硬派。
作為穆黨餘孽,鄭祖琛對自己的仕途已經不抱希望。他只想在自己的任上安安穩穩不出事,等時間到了,或致仕,或調任他處。
但如今廣西境內民變四起,局勢日益失控,鄭祖琛左右為難:若是向皇上據實上奏吧,難免要得罪軍機處,皇上也會認為他無能。若是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