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4/4 頁)
本來就不多,還不如捐給災區。
對於災區人民來說,這首歌不能說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但是對於那些失去了重要的親人的人,那些強忍著悲痛的人,那些沉浸在悲傷中難以自拔的人來說,確實是一首震撼心靈的歌曲,聽著這首歌,就感覺不知不覺被帶進了歌裡,感覺自己的心情在這首歌裡得到了剖析,副歌部分的宣言,也讓他們突然醒悟,死者已矣,但是生者需要堅強,逝去的親人,肯定不願意看到他們這個樣子的,人還是要向前看的。
因為這首歌在災區人民中受到了歡迎,所以那個災區的宣傳大喇叭,還有一些廣播頻道總是播放這首歌,很多人都會唱了。
別人不說,一些災區的領導就代表著災區人民直接發聲了:“謝謝蕭令儀寫了這麼好的歌,唱的也很好,我們聽著,就覺得是寫我們的,特別真實,謝謝蕭令儀。”
在地震賑災的這段時間裡,也有不少歌手寫了原創歌曲,不少都是希望,明天,堅強,愛心,奉獻之類的字眼,沒有那麼真實動人,只有蕭令儀的歌,因為她去了災區,她看到了滿目蒼夷,跟災區的人交談過,看過他們的生活狀態,思考過其中的一些事情,所以才有了這樣一首與眾不同的歌,才有瞭如此成功的作品。
因為地震的事兒,蕭令儀的生日也是十分低調得就過去了,在公司和自己團隊的人吃了個蛋糕,回到家跟蕭攸寧吃了一頓飯,也就過去了,根本沒有粉絲慶祝或者其他的活動,蕭令儀覺得這樣也挺好,自己最近風頭已經出夠了,大肆慶祝生日可不是什麼很好的行為。
因為《我的宣言》的影響力,連國內影響極大地評論性雜誌《觀察》都提出對蕭令儀進行採訪,而且採訪的人是他們的特約記者王仁甫。
《觀察》是國內政經評論第一雜誌,因為他的定位很高階,而且撰稿人的水平都頗高,所以他們的影響力是很大的,特別是在中上層社會。王仁甫曾經採訪過很多名人,多以政治和經濟兩界的重要人物為主。因為他本身畢業於首都傳媒大學的新聞系,專業素養沒的說,他的文章還是能夠得到很多人認可的。
這樣的人採訪,蕭令儀還有些緊張,感覺很高階的樣子,跟以前那些娛樂記者完全不同啊!
樊麗詩倒是見慣了大場面的:“你放心,《觀察》本來就不是注重批判的雜誌,人家是注重看到表象下面的事情,咱們再賑災的事情上做了那麼多,難道你還怕撐不起一場採訪?而且你要知道,他們的讀者都是十分高階的人士,如果能夠打動他們,組織是不是能夠獲得更多的捐款呢?”
蕭令儀覺得也是,雖說捐多捐少都是一份愛心,但是很明顯,中上層人士可以有更多的捐款。
第73章 解約
為了配合雜誌的採訪,蕭令儀的打扮也是走的ol風,剛開始樊麗詩還擔心蕭令儀年紀笑了,有些撐不住這樣的裝束,沒想到穿上以後十分適合。
蕭令儀本身長得漂亮不說,身材而是挺好的,雖然沒有達到娛樂圈頂級女神的那種地步,卻也是凹凸有致得很,而且人家身高夠了,再加上不符合年紀的成熟,穿上ol裝,也一點都不違和。
蕭令儀本來想著採訪放在咖啡廳的,沒想到人家說要在蕭令儀辦公室。
樊麗詩看過王仁甫的許多采訪,人家採訪一些大人物的時候,也是在人家的辦公室,蕭令儀這個不是例外。人家既然有這樣的要求,她們也順勢答應了,為了給這次採訪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