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黃權獻策,劉璋表孟達(第2/17 頁)
請張松、王累、鄭度、黃權等謀士都來商議。
會上,劉璋將孟達的請求告知眾人,問他們的意見。張松等人幾乎沒怎麼商量,就直接駁斥了孟達的建議。忠心耿耿的從事王累更是直言,孟達這是要陷劉璋於萬劫不復之地,希望劉璋興兵討伐孟達!
劉璋本來就沒有稱帝的心思。
他在歷史上的評價是“闇弱無能”,不是傻!
但是王累建議劉璋討伐孟達的事情,劉璋也沒有立即答應。
劉璋憨笑著說:“嘿嘿,諸公都這麼說,我其實也是這個意思。稱帝乃僭越之舉,怎麼可以去做呢?”
張松、王累等人點頭。
劉璋繼續說:“但是孟達欲攜漢川之地,臣服於吾……”
以智謀籌劃聞名巴蜀的謀士鄭度說:“臣以為,明公可以答應孟子度的請求,表其為漢中太守,再另選賢能出任梁州刺史,如此漢川之地可得。”
劉璋眼前一亮,正欲答應。
年輕的謀士黃權突然開口指出,鄭度的謀劃有紕漏。
黃權說:“鄭公之言,尚有瑕疵。”
鄭度被年輕人當面指出問題,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微笑著讓黃權直說。
黃權道:“孟子度為人反覆,寄居成都時,與法孝直為友,不得重用。後來馬孟起提拔他,讓他做上庸主簿,他卻起兵對抗馬孟起,雖然明面是為了漢室江山,實際恐怕另有圖謀。況且梁州牧與他共同舉事,兵敗於渭河,獨孟子度一人返回漢中,這之間難道沒有蹊蹺嗎?”
黃權告訴劉璋,孟達是個真正的小人,白眼狼,這種人是喂不熟的,必須謹慎對待。
劉璋點頭,問黃權那該怎麼辦,還要不要招攬孟達?
黃權說:“孟子度想做梁州牧,明公答應他便是,甚至還可以借兵給他,讓他充作屏障拱衛巴蜀。如果您派人去梁州,反倒會激怒他,他雖然進不了蜀中,但明公您也會因此失去漢中。”
眾人紛紛贊同,黃權說的,的確像是孟達能幹得出來的事情。
如果劉璋只是名義上招降孟達,孟達真有可能安分守己地在漢中做土皇帝。但如果劉璋派人去當孟達的上司,孟達肯定會反抗。
黃權的話得到劉璋的採納。
劉璋於是下令,表舉孟達為梁州牧,封孟達為鎮北大將軍,借兵三千給孟達鎮守漢中,抵禦馬超。劉璋派心腹大將張任帶兵北上,並命黃權為護軍,隨張任一同北上支援孟達。
當益州援兵抵達陽平關時,賈逵也正好帶兵穿越褒斜道,抵達褒谷口。
平西將軍張合親率三百猛士突擊營寨,攻破戍圍!
孟達退守褒中城,等待張任、黃權的援兵。
龐羲沒有立即答應。
孟達又繼續說,如果劉璋願意表他為梁州牧的話,他願意臣服於劉璋!
龐羲點點頭,決定答應他。
孟達願意臣服,龐羲也好回去和劉璋交差。
於是一封上庸主簿孟達和巴郡太守龐羲的聯名信,火速送往成都。
信使跑得比軍隊快得多,只用五天時間就把信送到了。
劉璋得知訊息,先是驚訝,驚訝於梁州軍竟然敗得如此之快,這才七月底,孟達就已經從關中退回漢中了。
劉璋召開會議,請張松、王累、鄭度、黃權等謀士都來商議。
會上,劉璋將孟達的請求告知眾人,問他們的意見。張松等人幾乎沒怎麼商量,就直接駁斥了孟達的建議。忠心耿耿的從事王累更是直言,孟達這是要陷劉璋於萬劫不復之地,希望劉璋興兵討伐孟達!
劉璋本來就沒有稱帝的心思。
他在歷史上的評價是“闇弱無能”,不是傻!
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