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胤飄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棄……(第1/2 頁)
國人向來有酒桌上談事的習慣。
顧胤也不能免俗。
作為求人辦事的一方,又是電影圈的新人,在面對已然行業大佬的章野,要放低自己的姿態。
顧胤從不信天上掉餡餅的事,自然也不會認為誰會因為一個人優秀就無緣無故的對他好,即使是舔狗也是有所求的。
章野又不是他爹,兩人在這之前甚至都不認識,即使是親爹也還得看情況呢。
像是章野看好電影,就非常願意幫助顧胤,不求任何回報,把電影推薦到戛納這種事,機率發生的太小了。
即使其中有老賈吹風也一樣。
何況老賈又不是電影的導演,只是掛名副導演的攝影指導,如果老賈是導演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因為老賈是章野的自己人!
這不是顧胤妄自菲薄,因為前世有很多經歷告訴他,千萬別自我感覺良好,能讓大家都喜歡的,就只有‘馬尼’。
有時候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自以為是也是傲慢。
……
……
顧胤找了一個私房菜館,這個年代的私房菜還不像後來那麼盛行,但也有不少了,算是適合談事情的私密場所。
小包間內,就只有顧胤、章野和賈元傑三人。
菜是好菜,酒也是好酒。
不同的是這次是劍南春,章野最喜歡這一款。
酒過三巡,雖只有三人,氣氛也很熱烈,男人聊天的盡頭通常就是鍵政,這次卻並非如此。
顧胤抱著無論如何也不能吃虧的態度,跟章野請教了做導演方面不少專業性的問題。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
即使是前世的顧胤,距離章野的高度也有不小的距離,對方不少地方能給顧胤以啟發,同樣的有些未來經歷的顧胤,也能為章野帶來全新的視野。
以至於席間大多數時候,都是兩人在熱聊,老賈有點插不進嘴。
老賈: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不能有姓名。
許久之後,閒聊終於轉入正題。
顧胤拿出一個檔案袋出來,開啟之後是個劇本:“章導,我這有個劇本,是我以前聽到的故事,據說是真事,我就嘗試把它寫成了本子,您幫我指導指導。”
A4紙裝訂成本子,大概跟初高中的作業本差不多厚度,封面上寫著大大的兩個字:
《盲山》
“盲山?又搞出來的新本子?”章野接過劇本,“你不該去讀表演系,該去做編劇。我這個影視文學專業畢業的,這些年拍了不少部電影,大多都不是我自己寫的劇本。”
導演當中,有絕大部分,拍的電影都不是自己寫的故事,很多導演講故事一流,你讓他寫,立即抓瞎。
當然也有一些,連講故事都講不好!
章野是京電文學系畢業,他的電影當中,獲得金馬獎的那部作品,就是他自己創作的。
他的風格就是寫實。
就算是去年票房不錯的商業片,也是以寫實為主。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即便是寫實,章野的寫實風格更像是一個旁觀者、一個記錄者,從不會在裡面夾帶爛屁股的私貨。
這也是為什麼,他會是公認的青年導演第一人。
章野很快就沉浸到劇本里面,把顧胤跟賈元傑兩人晾在了一邊。
桌上放著的一盒華子,一根一根的被他點燃,面前的菸灰缸裡,菸屁股插滿了一圈。
前世的顧胤也是老煙槍,在這個行業久了的男人,很少有不抽菸不喝酒的。
現在這具身體不抽菸,讓顧胤都快忘了自己會吸菸這件事,充斥著房間的煙味,讓他也有些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