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條鋼(第1/2 頁)
飯後,許強洗完碗筷躺在屋子裡的床上,直勾勾的看著天花板,內心思緒萬千。
失去父親的傷痛他早已經歷過,所以現在也並沒有那麼傷感,只是他不能看著母親遭罪,他要想辦法撐起這個家。
說起來許強前世的時候也是個成功人士,雖然有人背後說他是靠吃軟飯才發財的,但實際上,他確實是娶了個有錢人家的女兒,然而他並沒有沾他老丈人半點光,完全就是靠自己七分運氣,三分努力,最終實現財務自由的。
而重活一世,許強的腦海中浮現出很多賺錢的辦法,炒房,買股票,投資期貨,憑藉20多年的先知先覺,發財根本不是一件難事。
但這些事情實際操作起來,卻沒那麼簡單,至少你需要一定的本錢,否則的話,就算有好的機會,你也不可能抓住。
很快,許強就想到了父親留下的地條鋼作坊。
說起來,許強的父親許海東在廠裡也是個能人,早年在部隊當過偵察兵,後來復員轉業後,被安排到了丹北鋼鐵廠。
那個年代當工人是一件人人羨慕的事情,捧著國企的鐵飯碗,生老病死,一輩子都有國家管,而丹北鋼鐵廠是當地最大的國營企業,只要是廠裡的正式工,在當地找媳婦兒能把眼睛挑花,而且女方一分彩禮都不要,這是後世年輕人無法想象的事情。
不過捧著鐵飯碗的許強父親並不安於現狀,他是個比較能折騰的人,在那個商販飽受鄙夷,投機倒把會坐牢的年代,許海東賣過熟肉,烤過羊肉串,城區裡面練過攤,到了80年代末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人人羨慕的萬元戶。
那個時候的萬元戶可是相當牛逼的,要知道當時的米價只有一毛幾分錢,肉價還不到一塊,別人家還為一日三餐柴米油鹽發愁的時候,他家頓頓有肉,隔三差五還會下館子“改善”一下,就算廠長家也沒他們家這麼闊綽。
然而前兩年的時候,丹北鋼鐵廠開始變得不景氣,最先倒黴的是三產和大集體,大批合同工下崗,就算廠裡的正式工,也被取消了獎金,甚至連基本工資都拖欠,原本輝煌了幾十年的丹北鋼鐵廠,逐漸失去了活力,變得暮氣沉沉。
而許強的父親許海東瞅準了機會,託關係請客,花了27萬元買下了廠裡的三個小型中頻爐,在勞動服務公司破舊的大院裡,開辦了一個小作坊,專門煉製地條鋼。
所謂的地條鋼就是中平爐把鋼鐵融化,在倒入簡易的鑄鐵模具內冷卻而成,期間也不進行任何的分析化驗,更沒有溫度測量控制,煉出來的鋼鐵絕大部分都不合格,用手一扳就會變形,從一米多高的地方掉下來就能斷成幾截。
但是因為這種鋼材遠比正規廠家出品的鋼材便宜,所以很多鋼廠和施工隊都會私下買下這種鋼材,銷路非常的不錯。
最多的一個月,許海東靠著這個鋼廠賺了4萬多塊,這在當時來說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只不過許海東借了十幾萬元,買了輛東風153,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卻意外出了事情,新車被毀,鋼廠停工,十幾萬的外債猶如一座大山,重重的壓在了許強和母親身上。
而許強如果想翻身,那麼他就必須先借助這個地條鋼廠賺到重生後的第1桶金……
“那我出去一下,一會回來。”許強想到主意後,直接從床上翻了起來,穿上鞋後就要出門。
“你去哪兒?”陳雪蓮問道。
“去咱們的鋼廠看看,你有那的大門鑰匙嗎?”
“沒有鑰匙……”母親有些慌亂,說道:“不是說老劉一直在那看門嗎?”
母親只是個本分的家庭婦女,這一年多來,她只是偶爾去鋼廠那邊給父親送飯,但是她對地條鋼作坊的情況一無所知,也不懂生意方面的事情。
“行了,不用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