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第2/3 頁)
是夠誠心,這當爹孃的都親自來了,可見是很重視自家的閨女,一般都是隻找個媒人上來的。
李氏也道:&ldo;是啊,王家嫂子,我和他爹是真的很喜歡福兒,咱福兒和長卿又是從小就認識的,這性情啥的,都合得來,我這當孃的就喜歡以後兒子和兒媳婦和和美美的呢,你們要是有啥都可以說。&rdo;
戚氏忙道:&ldo;能和弟妹你們結親,我們自然是樂意的,長卿這個娃娃我們也是都知道的,是個好娃子。只是,我們是當父母的,有些事不得不提前說明瞭。我家福兒是個好的,但是前一段時間被人說成那樣,你們不介意?這事也不是我們不相信你們,畢竟這居家過日子,以後要是有了什麼齷蹉,都把這事提一提,我家福兒到時候是不是受罪?&rdo;
李氏忙道:&ldo;王家嫂子,這個你就多想了,我們要是在乎這個,今天也不會來提親了,福兒是個好娃娃,我們都知道呢,不說別的,這名聲啥的,算個什麼?再說這本身都不是福兒的錯。只能說一家有女百家求,說起來,你們要是同意了這門親事,還是我們佔便宜呢。呵呵,這過日子,我現在說了,你們也不會相信,不過我可以保證,我和長卿他爹真的是一點兒也不在乎那些的。我這當孃的只希望自己的娃兒以後能和和美美的過日子。&rdo;
宋遠志也道:&ldo;小福兒是她五六歲的時候,我都認識的,我可以保證,咱們成了親家,那些傳閒話的人自然會閉嘴。我們宋家在這秀水鎮名聲不能說是最好的,也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大家都說我們的眼光好,你們想一想,既然我們宋家都搶著來求娶福兒,那福兒的名聲肯定是好的!&rdo;
戚氏和王銅鎖一聽,也是那麼回事,每次去秀水鎮,這濟安堂誰不說聲好啊,這麼多年,人誰沒有點病?濟安堂可是救死扶傷的。如果閨女嫁進去了,真的是好的很,加上他們本省對宋長卿都有好感,所以都同意了一半了。
另一半是看看閨女同意不同意了,只是這兩口子想著這兩個娃都是從小認識的,感情也好,能不同意?所以在沒有知會王福兒的前提下,這兩對夫妻把這事給定了下來。一方面是雙方父母都同意,而且人家宋家還是兩口子親自上門了,另一方面戚氏兩口子覺得福兒進宋家是最好的選擇,離自家又近,還沒有人說三道四,這未來的公公婆婆都喜歡福兒,還有逼這更好的事?
另外,這相看都不用相看了,大家都熟悉著呢,至於兩個小娃子的意見,這個就不是主要因素了,當初大閨女ju兒不是隻看了一眼就定下來了嗎?何況這不知道看了多少眼的宋長卿和王福兒。肯定是會同意的。在說了,說到底,這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走的是最正常不過的渠道了,沒有啥事!
宋遠志兩口子得了準信,就高高興興的回去準備了,先是要小定啊,把事情給坐實了才算是安心,兩個小的都還沒有到歲數,至少還有一年的光景呢,怎麼的也得準備準備,這以後成了親家,禮節上都要更近一層。
所以晚上戚氏直接給福兒說了這個事的時候,王福兒有些呆住了,她知道這古代的婚事是父母之命,但是覺得自己好歹也能特殊特殊,提前告訴自己吧,沒想到竟然會這麼一聲不響的就定下來了,簡直是,沒有人權啊。
&ldo;娘,你和爹咋都不問問我啊。&rdo;王福兒有些生氣。
戚氏道:&ldo;問你還不是一個結果?難道長卿那娃不好?我看這幾年長卿的心思都放在你身上,這
麼好的娃你都不喜歡,你還想要個啥樣的?&rdo;戚氏的態度前所未有的強硬呢。反正她是覺得這事是再好不過了,原來還擔心閨女嫁不出去,現在不僅婚事定下來了,還弄了個好女婿,她睡覺都要笑醒呢。
&ldo;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