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第二是他攪局,把臺灣國民黨空軍的戰績攪得一團糟,破壞國民黨空軍戰史,小韓到今天還讓那邊頭疼的要命。
在臺灣空軍的資料中,薩查到了這一戰臺灣空軍戰鬥機拍攝的戰鬥照片,對重現當年的那扣人心絃的一幕無疑將是極重要的佐證。
說這一仗窩囊是因為雙方兵力是8:4,解放軍八架米格十七戰鬥機,國民黨軍四架f-86軍刀戰鬥機,解放軍被國民黨軍偷襲 -- 這聽著都新鮮,土八路什麼時候都是偷襲別人的主兒阿,結果解放軍一架飛機被擊落,七號機韓玉硯被擊傷。
解放軍空軍殲5噴氣式戰鬥機
殲-5型飛機是中國沈飛工業公司製造的單座單發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是仿製蘇聯的米格-17Ф殲擊機,九一八空戰中韓玉硯駕駛的就是這種戰鬥機,不過因為國民黨空軍無從分辨米格十七和殲5的區別,因此在戰報中一律稱為米格十七(也有資料稱當時殲5尚未量產,所以韓駕駛的還應該是蘇聯進口的米格十七,且存疑)。
國民黨軍f-86軍刀噴氣式戰鬥機
這種戰鬥機水平盤旋效能好,命中率高,在韓戰中就是志願軍空軍的勁敵。五十年代後期臺海空戰高潮中,它也是臺灣空軍的主力。缺點是裝備的是六挺大口徑機槍,殺傷力不如米格的航炮。
大陸空軍這八架戰鬥機屬於空軍十八師五十二團,本來就不是出門打仗的,而是去訓練,被偷襲應該說地面空中都有責任。地面的責任是把訓練區域安排在了可能有敵機的險區,而且明明發現了敵機,卻因為經驗不足疏忽了,沒有及時通知空中,空中呢,大概最近一連串的空戰始終壓著對面打,確實有點兒驕傲了,空中指揮官一號機沈科團長連抗荷服都沒有穿。這一點直接影響了空戰後果,否則就算遭到偷襲,以沈大座的本領,翻身回來找個場子並不困難,現在一做動作就黑視,沈大座來了個自廢武功。
偷襲的國民黨空軍據說也是湊巧來撈一把,並無計劃,否則大陸不會毫無防範,國民黨軍帶隊的是孫嗣文少校,另外三架是林文禮上尉,劉心業中尉,還有陸養仲少尉。他們的任務本來是掩護到金門的運輸,無意間發現這八架殲5,孫少校決定撿個便宜。
這四名臺灣飛行員的技術都不錯,當時最有名的是孫嗣業,他被稱為是國民黨空軍中第一個擊落米格十五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員,但是後來最有名的則是林文禮,林文禮做到了國民黨空軍總司令。
和韓玉硯鬥得昏天黑地的,就是這位林總司令。
這一仗打起來,國民黨空軍學了土八路,悄悄的藏在雲層中從後面逼近,突然襲擊,等三號機李滿田發現敵機大喊注意的時候,人家已經進入開炮了。李滿田是該團射擊主任,打過空戰,比新手們的反應還是快一些。
按照國民黨軍的說法,一開戰就打掉解放軍兩架,接著在空戰中接連擊落解放軍三架,解放軍只有三架飛機能飛回去。其中林文禮擊落兩架,另外三人各擊落一架。
事實上這裡面水分太大了,解放軍八架飛機裡,只損失了一架,其他七架飛機都飛回去了,國民黨居然報打下來五架,那四架的戰果難道打的是飛碟?
根據現在手中的資料分析,國民黨空軍所報的五架戰果中,陸養仲是孫嗣文的僚機,根據開炮順序和方向看,很可能是孫擊傷趙清潔的八號機(國民黨空軍紀錄為擊落),趙水平轉向試圖脫離時被陸再次攻擊而被擊落。這樣,孫,趙的戰果是重疊的,但至少還有譜。
其他三架,現在看,國民黨空軍計算的都是韓玉硯,這個戰績還被寫進了戰史。這一天小韓被擊落了三次,居然還要自己開回去降落,堪稱一絕了。
讓我們看看這一仗是怎麼打的。
國民黨空軍的戰報是這樣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