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2/3 頁)
樣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彪炳莽夫。
可惜,前者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後者是攻城略地,天下一統。
縱你有經世之才,也抵不過馬上一槍。但哪怕老聞家後來幾代皇帝都在致力於重視讀書人,可大家還是忘不了他們當年是如何搶來的天下。
各自家族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是各有好壞吧。
謝介住在江左城的這兩年,乾的最多的事兒就認親戚玩,特別是他爹這邊的親戚,三天兩頭就要坐著驢車進城一次,還肯定不是一個人。
他們倒也不是來打秋風,畢竟祖上也是有過塢堡的高門世家,哪怕後來沒落了,但魏晉的風骨猶存,寧可餓死,也不會吃嗟來之食。大概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後來才能培養出謝介他爹那樣的文人。
毫不誇張的說,謝鶴是整個謝家的驕傲。哪怕謝鶴已經去世多年,是個不會說話的死人,但謝家裡有大事不決時,依舊喜歡來謝鶴的牌位前輪番辯論。
不是族長,勝似族長。
在這裡,謝介就覺得很有必要再吹一波他爹了。
謝介的爹謝鶴,是大啟十分有名的大文豪,書法家,不算太成功的政治家。一身謫仙的氣質,君子的風度,當年高中狀元、打馬遊街的風采,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但自古玉人如英雄,不肯白頭現人間。
謝鶴正值盛年,就溘然長逝。最諷刺的是,這樣的悲劇色彩,反而再一次推動了謝鶴在大江南北的名氣,據說連蠻人那邊都有哭謝郎去的早的。
作為謝鶴的遺產之一,謝介同學繼承了他爹的好相貌,也繼承了他爹的一筆好書法,然後,他就再沒有任何像他爹的地方了。經常有謝鶴生前的故交同僚,看著謝介搖頭長嘆,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可惜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
按理來說,在這種對比著長大的大背景下,年少無知的謝介是不太可能對他的名人爹有任何一丁點的好印象的,但大家都知道的嘛,謝介這個人腦子有坑,思路清奇,頗有點要挑戰世俗底線的意思。別人愛和他嗶嗶他爹,他不會覺得這是他不如他爹,而是會覺得這是有人在故意挑撥他和他爹之間的關係,他們越希望他和他爹關係不好,他就越要喜歡他爹。
不管謝介這種被害妄想症是怎麼來的吧,反正他每一年的三大祭祖節都會大張旗鼓的祭祀他爹這倒是真的。其孝心,也算是感天動地。
還因此意外得了個純孝的名聲。
謝介不怎麼在乎名聲好壞,但他娘鎮國大長公主是在意的,因為這樣才好幫她兒子繼續和皇帝要官要爵。
說回正題。
謝氏族人如此愛戴謝鶴,也和謝鶴一手建立的謝氏義莊有關。
義莊,一個給謝介留下過嚴重心理陰影的名詞。也不知道是哪個倒黴催的人,把義莊這個詞,用作了村裡停放棺材的地方,各種靈異鬼怪、兇案現場輪番上演,導致謝介一度把其奉為真理,以為義莊就是個很可怕的地方。
等後來搬來江左,謝介才知道,義莊在廣義上的意思,是用來賑濟族人的田莊。
停放棺材什麼的,只是很少數的說法。
義莊的運作模式很簡單,謝介他爹掏錢,在鄉裡購置良田千畝,僱族人農忙,然後用作物收益來反哺族中的孤寡婦孺,維護宗族的正常運營。
大啟正好是一個重構宗族的時代,義莊因此應運而生。
在眾多義莊中,最出名的就莫過於范仲淹建立的範氏義莊。這位倡導了先天之憂而又,後天之樂而樂的名臣,在生前就把全部的錢捐給了族裡,建立了義莊,種種規章制度,皆是為幫助族裡贍養寡老、送孤兒上學等服務。
</br>
<style type="text/cs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