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2 頁)
上半年對於陳芳圓可能就是每天讀讀寫寫,但對於胡艾梅她們,是實打實一天天忙過來的。
就和種地是一個道理,老人常在嘴邊唸叨的就是那麼幾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到底認沒認真幹,成果會告訴你。
零四年秋末,陳芳圓初三,香菇基地的第一批香菇終於出了。
也許是辛勤付出換來了豐碩果實,頭一年頭一茬是開門紅,好事多。香菇的長勢不錯,菇型也好。
陳忠文還在縣裡租了個門面賣香菇,來光顧的人不少。他們的香菇不再是用蛇皮袋塑膠袋裝著,也有了自己的專屬包裝,上面印了產地有效期和商品編碼的那種。
姑爹魏宏民在看門面,他腿腳不便,在大棚裡幫不上忙,但在這兒卻乾的挺好,發揮了自己能說會道的長處,而且能和來來往往的人接觸交談,不用再悶在家中嘆悶氣,對調節心理狀態也有幫助。
這兩年打工潮興起,農村裡不少人外出打工。外麵廠裡掙得多還包吃住,和村裡種地是一般累,但人穿著乾淨體面,還長見識。所以好些年輕人都跟著出門了。
陳芳圓家種著香菇帶動了村裡的人,但也都是因為他們在鎮上能找著事兒做,順帶種香菇增收。
年初時村裡有不少人動了心思跟著出去打工,甚至連家裡點種好的香菇都不種了,這也才讓陳忠文有的買。
他們辦香菇基地的事兒原本也沒想瞞著誰,也瞞不住,畢竟一兩萬的香菇呢,就是藏也需要地方。只是陳忠文覺得事兒還沒辦成,有啥就算有啥話也得等事辦的美滿後再說才好,免得打了自己的臉,平白讓自己難堪,所以也沒四處宣揚。
陳忠文不說,但大傢伙又不瞎,所以看熱鬧的不少。就和他當初打頭陣種香菇一樣,都等著瞧,看看到底是賺還是賠。
如今第一茬菇出來,總算是出了一口氣。
不僅陳忠文兩口子,就連陳彩霞都覺得走在路上腰桿直了不少:這一把,算是壓準了!
--------------------
作者有話要說:
註:「工商局登記提交材料……農經局備案……」此段材料來自百度,有言語更改。
另:合作社相關是劇情需要,勿考究謝謝。(我們那兒確實有人辦了香菇基地,很大一片地都是,但怎麼成立執行的,我都是看百度介紹……)
第068章
有了好兆頭後,後面的路走的也越來越順暢。
陳忠文在縣城租的門面做了香菇乾貨店,貨源除開來自自家和香菇基地外,也有從村裡其他家家戶戶收的貨。
不過現在不需要陳忠文自個兒騎著摩托四處收了,是香菇基地的名聲做出來,那些種植戶自個兒送過來的。
他們在縣城有門店,可以直銷市場,不需要層層割韭菜來壓價,所以即便陳忠文從中賺了錢,但給出的價依然比其他販子和乾貨站給的高。相比之下,便更願意往陳忠文這兒送了。
這樣一來,就有了個問題。香菇基地收的香菇,要怎麼給運到縣城?
東陽鎮是縣轄內較偏的一個鎮,距離縣城要多個多小時的車程,還都是繞山的公路,搭一趟車兩個小時,十八彎的盤山路能把人甩暈,至於他們村連水泥路都還沒鋪上。
平日裡的出行就是靠摩托車,上街採買東西多的話就用拖拉機。
可去縣城不是上街,運到縣城的店面可是有著近百公里路,這些香菇要是靠拖拉機突突的慢悠慢爬,忽略不計途中的那些陡坡,估計早上出發的話,到縣城能趕上吃晚飯。
一句話,不實際!
於是,對於合作社第一筆收入的去向,立馬有了規劃。
二伯陳忠華有工作,所以也就二媽彭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