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針對西藏的國策(第1/4 頁)
朱標端著茶杯的手,不由得停頓了一下,轉頭望向朱林。
“西藏的治理問題…”
“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今,我們之間的關係很微妙,得要細細商榷才行。”
“大哥,我完全覺得你這是多慮了,這次是西藏先得罪的我們,而且我大明遠勝他們西藏,如今如履薄冰危如累卵的是他們,我覺得我們可以強勢一點,主動一點,逼著他們妥協。”
“他們的人率先殺了我們的人,我們只不過按正常的律法處置了,我們並沒有什麼理虧的地方,而且我覺得賠償給那些受害者家屬的錢,不應該我們出,應該讓喇嘛出。”
“而且他們作為我們的附屬,就要遵守我們的法律,他們在土地上對他們的子民做出如此殘忍的事,我們應該斥責他們,責令他們廢除農奴與如此殘忍的人血法器。”
“不…準確來說,西藏土地上的子民也是大民的子民…”
“我的還是我的,他的還是我的…”
“我們作為宗主國,有權利約束附屬國的言行。”朱林建議。
朱標陷入沉思並沒有馬上認同,話雖然不錯,但是不免霸道了一些。
西藏的地位很特殊,雖然大明設立衛所,但是所管轄的範圍依舊很有限,大半個西藏還在當地佛教以及奴隸主的手中管轄。
大明一共在西藏設立了兩衛,也就是三千人馬左右,但是西藏有多大呢?
整整一百二十萬平方公里,讓這三千人看守如此之多的土地,別開玩笑了,雖然有一大部分是無人區,總的來說他們是主動臣服於大明,並不是大明用一兵一卒打的,所以統治力度很低,幾乎就是各管各的地盤。
“在這時間年中,雙方一直平安無事,不過隨著天籟喇嘛死了之後,他們便請求大明冊封新的喇嘛,這才有了交集之後,等他們來到京城祈福,才發生了一系列的事。”
“我覺得我大明作為天朝上國自然有弔民伐罪教化四方的義務,他們作為野蠻人,必須要接受我們的文明才可以,那些以人命作為法器,實在是有傷天和與畜牲無異,我覺得我們必須解救萬民於水火。”
“難道要動兵嗎?”
“由奢入儉難吶,他們之前剝削那些百姓,不把那些百姓當人看的日子已經過的太久了,想讓他們放棄奴隸主的特權,我估計他們不會同意到之後說不定會演變成戰爭。”
“難道大明又要對外發動戰爭嗎?而且還是為了那沒有必要的一些外族之人。”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任何打仗必須要有意義,比如說是為了搶奪資源,比如說是為了擴張領土,再比如說是為了提高地位。”
大明雖然富有,但也不會無故的打仗,忘戰必危,但好戰也會必亡。
大明打蒙古是為了徹底的安定北方解決懸於頭頂的利刃,攻打朝鮮是為了滅掉日本,攻打馬來西亞是為了徹底掃清海上的貿易道路,而又掃蕩西域諸國和土耳其帝國,針鋒相對,產生摩擦,也是為了保證路上的絲綢之路可以暢通。
所有的戰爭都會為了經濟和政治服務,沒有人會閒的沒事去打一場毫無意義的仗。
西藏對於大明來說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沒有糧食生產,沒有經濟條件,更不能統治,這地方不能種地。
對於中國古代以封建小農經濟為主的情況,不能耕種的土地幾乎等於沒用,激起不了他們想要佔據的慾望。
“聽書上曾經有過指示,在南亞會誕生一個強大的國家。
號稱東方大國世界第三的阿三,也稱三嫂。
一直對我們的中原腹地有所覬覦,而橫在他們面前的天塹,便是所謂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我們對於整個東南亞和南亞的戰略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