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皇后玉蓉(第1/2 頁)
兩個人批奏摺確實事半功倍,加上沈明昭獨特的見解,又極為周到地解決了百姓們的困難,年僅十三歲,就開始進入朝堂聽政奏事了,那幾個比她大十幾歲二十幾歲的老官員都對她有大意見,讓她回去再深造幾年,十五歲再來也不遲。
可是周轍極力支援沈明昭參政,甚至封其為鎮國將軍,待兩年後隨同武雷出征平定邊關。
大家對邊關的情況都是一清二楚的,也沒必要遮掩什麼。
唐太保和李太傅都支援周轍的做法,朝堂上反駁的聲音都是來自吳阮兩家的黨派。
“哼,你們不知道,老夫我可是晉王殿下的老師,我還不瞭解晉王殿下有多聰慧嗎?武將軍也是教晉王殿下的,難道武將軍還不知道晉王殿下的身手嗎?你們反對晉王殿下參政,這不就是抗旨嗎?”
抗旨的罪名一壓下來,吳阮黨派的聲音就小了很多,也確實,他們都沒有和沈明昭有過多的接觸,不清楚沈明昭的根底,只知道她是武雷的關門弟子,只知道她跟著李太傅唸書,卻不知道她何其聰慧,何其機敏。
“一群隨波逐流什麼都不知道的廢物,還敢妄論晉王殿下,也敢反對陛下決策。難道陛下作為晉王殿下的兄長,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還不知道晉王殿下的根底不成?”
周轍在上面撐著腦袋,闔眸聽著底下的辯論,他清楚,這場辯論,李太傅勝。
沈明昭也靜靜聽著,說不準還能學點李太傅的嘴皮子呢。
退朝後,沈明昭跟著武雷繼續練武,周轍看著漸行漸遠的身影,有些不知滋味。
“陛下,北風冷極了,咱回去吧。晉王殿下定不會讓您失望的。還有,吳太后指了李太傅的嫡長女做皇后,說是與除夕同賀……”
“李太傅的嫡長女?今年幾歲?”
“比您大一歲……”
“荒唐!”
元貴也沒想到,吳太后都已經定好了皇后人選。
“她知道了是不是?”周轍的聲線發抖,元貴也不能確定吳太后是不是已經知道了李太傅其實是周轍的人,或者說,李太傅假意投誠,從而盯上了李太傅的女兒,儘管比周轍大了一歲。
“走吧,去見見她老人家。”吳太后的命留著還有用,不然不會只讓她頭疼。
慈寧宮很暖和,燒著銀絲炭,寢殿裡的桌椅床板用的都是上好的金絲檀木,用了極大的人力打造固定的,擺設也是用的古董,每一件都極為珍貴。
透過珍珠簾,撩開金絲紅帳,吳太后的模樣看著就很虛弱,這頭疼的毛病,讓她心力交瘁。
“給母后請安。”
“元貴和你說過了吧,等到了除夕,你的皇后就要入宮了。”
周轍抿了抿唇,還是壓住了滿腔怒意。
“兒臣無意李太傅之女,懇請母后,收回成命!”
吳太后驚怒,罵他不知其中利弊,轉而咳嗽不斷,婢女忙用帕子掩她嘴唇,好容易緩過來,帕子上卻染了血。
“母后息怒,阮太師的女兒如今也不過芳齡十四,何不挑選阮家女進宮呢?”
吳太后也想啊,可是阮太師教女無方,十四歲連《詩經》都不曾讀過一句,無才便是德,卻連女子該有的品德都沒有,愣是一點都比不上李家女,更是比不上當年的李貴妃。
“芳兒不合適……”
確實不合適,可是周轍說的不是嫡女。
“朕說的不是阮家大小姐,朕看過了冊子,發現阮家的二女兒,芳齡十四,品貌皆宜,通讀四書五經……”
阮家二女兒阮玉蓉,是庶出,與阮玉芳只差了一個月出生,吳太后就算覺得這個庶女比得過阮玉芳,但身份終究是跨不過去的坎。
封后旨意很快傳到了阮家,封阮玉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