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巡視普陀山,洪荒霸業始於足下(第2/2 頁)
地運用神通,她行走時,也足不點地,狂風暴雨吹灑在她周身時,就如同遇到一道無形屏障一般自行散開。
繞了一圈後,慈航摸清了底細:普陀島珞珈山,長二百餘里,寬約莫七十里。
也就是說,是藍星普陀島的十倍大小。
雖然遠比藍星的普陀島大,但考慮洪荒世界的大小遠非藍星能比,像獅駝嶺、七絕山、火焰山、通天河、流沙河這些山河,動輒橫跨八百里。
這二百里普陀山,屬實不算大。
慈航心想:“三界雖大,容身只需一隅,二百里其實也夠用。
“但對於系統在身的穿越者,改變洪荒的天命之女,未來的聖人,我慈航道人而言,屬實有點不夠氣派。
“雖說不夠氣派,但環境還是挺清幽的。”
普陀山三面都是懸崖臨海,此時狂風呼嘯,暴雨如注,一層層雪浪倒掛在懸崖,風吹衣袖,慈航頗覺遺世獨立,飄然出塵。
比較平坦的南面,則地面平整,色澤光潔,猶如鋪了一地瑪瑙,這便是普陀山瑪瑙灘。
島的植物稱得茂盛,其中奇花瑞草,迎風招搖,種類繁多得讓慈航應接不暇,以她現在那隻繼承了十分之一的記憶,倒有大半叫不名字。
紫竹林則簇擁著琉璃寶殿,有一座洞府清幽寧靜,慈航道人依照那十分之一的記憶,認得這就是潮音洞。
於是慈航道人進入潮音洞,登時醉人花香撲鼻,眼前景緻,也豁然開朗。
洞內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山中絲毫聽不見山外的狂風暴雨不說,天竟別有日月星辰。
除此以外,四面山峰靈秀清峻,奇松怪石俯仰皆是,山間有一道飛瀑化作銀練,流到地,匯成一道小溪,流水之聲,恰似珠玉相擊。
山崖間,白雲如海,奔湧不息;
地面,無處不是盛開的奇花。
如果不是視線的盡頭,是極其高聳且無邊無際的巨大山壁,誰也想不到這一方天地,竟然是洞中奇景。
從外邊看去,珞珈山只是普陀的一部分。
洞中的面積,卻大體和普陀山的面積相同。
這並不是因為挖到了海底,而是因為慈航道人在這片洞天的製造中,運用了空間法則。
洪荒世界雖巨大,但具體到某個修行者擁有的地盤,卻往往有限。
因此,有法力的仙人,往往會在自己的山頭開闢空間,這就是所謂洞天福地。
金仙境界的慈航道人,開闢的潮音洞和普陀差不多大。
等到境界提升了,不依託於現有空間,在虛空、混沌中憑空創造一方世界,甚至多元宇宙,也易如反掌。
但,離這等大羅金仙乃至準聖的境界,慈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慈航道人為自己打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念既然產生,前路再怎麼艱險,也必定會被我克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