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壞了,日後當明公得會算學(第1/6 頁)
大明沒有遠洋能力,這就是當下大明海貿事的最大問題,大明雖然可以倚仗自己的商品優勢,既要又要的拿下了呂宋,紅毛番的四桅大帆船,仍然能夠如期到港,但是大明卻不能遠洋,商路在別人的掌控之中,大明就處於被動當中。
所以,當安東尼奧要給皇帝獻上禮物,並且提出了專營權的時候,陳學會並沒有猶豫,這麼大的事兒,他一個鴻臚寺卿根本不能做主,但是他清楚的知道,朝廷不可能答應。
這種專營權,陳學會可以理解,就是獨家代理,在里斯本只有他安東尼奧的船可以販賣大明貨物。
安東尼奧再次開口說道:“我可以接受20%懲罰性關稅。”
安東尼奧是葡萄牙王位的繼承人,但他的身份比較尷尬,他是一名私生子,他的父親是曼努埃爾一世的次子路易斯,而安東尼奧這個私生子的尷尬身份,就決定了他不會受到貴族們的擁戴。
但是他在平民中獲得了大量的支援,安東尼奧此舉是為了王位。
大明貨物的專營權,將會是他獲得貴族認可的重要工具,所以他希望可以牢牢的把持住這個在葡萄牙專營的權力。
“不行。”陳學會笑著說道:“朝廷不可能下旨,讓天下的商賈將自己的商品賣給誰,即便是下達了這種政令,只不過是一紙空文罷了。”
一條政令真的做不到,朝廷要南衙權豪們上交甲弩,葛氏把甲弩盡數賣給了倭寇,遼東副總兵趙完責、巡撫楊兆等人甚至把從京師派往遼東的甲冑,賣給了建奴和北虜。
朝廷的政令,並沒有想象的威力巨大,能夠嚴格約束天下,本來就是做不到的事兒,連洪武皇帝都做不到。
大明新立之時,多少元朝舊儒不肯出仕,以止投獻皇帝,否認大明政權的合法性。
洪武皇帝下了聖旨讓舊儒出仕,廣信府貴溪縣儒士夏伯啟叔侄二名,人各截去左手大指,以身體殘缺,拒不出仕,朱元璋大怒,把二人逮捕入京,親自審問。
所以大明律中有: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皇帝的旨意到了,不肯出仕的讀書人,就一個下場,斬首、抄家。
當朱翊鈞下旨奪情起復梁夢龍、趙夢佑時,他們就不得不還朝為官。
安東尼奧非常鬱悶的說道:“不,大明可以做到,大明的朝廷的政令之下,我們再也購買不到任何的生絲,只能購買成品的絲綢了,我從來沒見過哪個國家的政令擁有如此神奇的作用。”
“事情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簡單。”陳學會沒有繼續解釋,要講清楚這個問題,就要講矛盾說,才能講到權力從上而下和從下而上這個複雜的對立而統一的關係。
矛盾說在解構權力和矛盾的時候,就是如此的無往不利,大明能夠禁止生絲出海,是因為大明的商賈們工坊要用生絲生產絲綢,所以朝廷嚴禁是一方面,權豪縉紳大戶們配合是另外一方面。
禁止生絲出海,可是朝廷和權豪們少有的共識。
看看清丈、清理侵佔、還田、稽稅,鬧出了多少亂子來?
“那我帶的葡萄牙貨船,能夠免除懲罰性關稅嗎?我表達了我個人誠懇的尊重,換取大明皇帝對我個人的寬宥。”安東尼奧換了個打法,既然無法獲得專營權,那退而求其次,表達個人的尊重,換取他個人的免稅。
“你要的是一個東西,不行。”陳學會搖頭說道:“大明免除了你個人的懲罰性關稅,代表著伱擁有了特權,你的特權會帶來更加惡劣的影響,所有小佛郎機人的商船,都會到你的名下,無論是否是你個人的。”
特權經濟,這是在大明朝廷的雷區上蹦迪,就因為先帝的獨斷之明,導致了西北的糜爛,這麼大個雷在朝廷擺著,安東尼奧居然想要特權?明天緹騎就踹門,把安東尼奧拉到菜市場砍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