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利誘之(第2/2 頁)
永昌前往三宣六慰則是更為困難。”
“除非有利可圖,不然……”
王瑄說的很委婉,實際上哪怕是他這樣從小在雲南長大的漢家孩子,也不覺得滇西宜居。
他的話提醒了朱高煦,眼下這個時代終歸是一個農業社會。
一個農業為主的王朝不可能將大部分資源投入到一個沒有產出的省份,除非雲南能體現出它對大明除了軍事外的經濟價值,不然即便是朱元璋,也不會將太大的心力放在滇西。
要知道,麓川思氏從從元代開始崛起強大,眼下已經兼併了諸如孟定、灣甸、孟養、芒市等土司區。
現在的滇西、滇西南除車裡、元江、景東等土司區外,幾乎所有傣族土司區都被其兼併。
洪武十八年的時候,其首領思倫法麾下有兵馬十餘萬,並且在境內施行了類似於秦漢時期的軍功制度,擁有戰象百餘隻。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實力,他才敢率眾攻景東,並擊敗馮勝的侄子馮誠,擊殺了千戶王升。
如果不是鎮守雲南的沐英強悍,發明三段擊、利用火器連續擊敗思倫法,那恐怕滇西已經被其蠶食了。
不過很尷尬的是,沐英已經在兩年前病逝,整個西南已經無將領能節制思倫法。
面對這樣的局面,朱元璋也不得不讓猛將瞿能、何福常駐西南,以備不時之需。
朱高煦根據自己的記憶來回憶,如果他記得不錯,麓川的下一任首領是思行法。
這個人能力不行,所以大明最好滅亡麓川的時間,就是思倫法死,思行法繼位。
歷史上的這個時候的大明正在爆發靖難之役,整個中原被打成了一鍋粥。
等大明元氣恢復過來,已經六七年過去了,麓川已經衰弱。
即位的朱棣並沒有在意思行法手中日漸衰落的麓川,而是滅亡了安南,向著‘控制南洋’這個香料基地的戰略目標進發。
朱高煦不能說自家老爹的眼光有問題,因為這站在朱棣的時代和視角來說沒問題。
麓川能重新崛起和強大,主要還是虧了把自己弄成燒烤的好大侄朱瞻基。
如果朱瞻基稍微將注意力放在西南,也不會給朱祁鎮留下麓川王朝這個大坑。
相比較後世之君,眼下的朱元璋或許是最在意西南的皇帝。
對於擁有思倫法的麓川,朱元璋一直十分上心,想著辦法削弱麓川在中南半島的影響力。
怎麼瓦解麓川,便是朱高煦獻給老朱的一份大禮。
朱高煦就不相信,在這一份份大禮加持下,老朱還能不放他回北邊。
抓住了老朱的胃口,朱高煦就知道怎麼提前收拾麓川了。
他摸著下巴看著雲南的地形,腦中不斷回憶前世的記憶,並將地名轉化到這個時代的地名。
大理府、鶴慶府、麗江府、永昌府、順寧府、景東府、北勝州等地,還有阿瓦山的銀礦儲量巨大。
對於老朱眼下面對的經濟困局,如果此地銀礦的訊息傳出,那大明便不會放棄滇西。
不僅是老朱不願意放棄,就連廟堂之上的那群士大夫也不願意,相反他們還會不斷移民屯兵。
想到這裡,朱高煦從書桌上拿了一張紙,並將他前世去大理、麗江旅遊時導遊介紹的幾個重點銀礦給圈了起來。
片刻後,朱高煦將銀礦礦點給畫了下來。
他一臉笑意的看著手中這份地圖,臉上不由露出自信的笑容:
“老朱啊老朱,我就不信你看到這份地圖會不心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