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宣德(1)(第1/7 頁)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
“江南的絲綢,安西的棉花,兩廣的紅糖……都是上好的貨色啊!”
“都往這看看啊!今日肉價作賤,豬肉十二文,牛羊肉十文賤賣!”
“南中和雲南的美玉,都別錯過啊!”
六月夏末,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街道兩側鋪子分別有夥計走出來叫賣。
寬闊四丈的長街留有兩丈的馬路,還有左右各一丈的人行道。
人行道每隔十餘步便與綠樹,每棵樹下都有水泥的長椅可以入座。
白牆黑瓦高二層並排而去近一里的長街,不知道的興許以為是那座繁華大城的街道,然而仔細往長街兩頭走去,南北兩個牌坊卻讓人驚掉下巴。
【大寧白城府高橋鎮】
牌坊內容讓人不敢置信這繁華的地方竟然只是一個鎮子,而街道上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所穿戴的綢緞成衣更是讓人咋舌。
“籲!”
一箇中等身材的男人出現在了牌坊下,在鎮口便尋到了一座二層酒樓。
他遞出馬韁,對酒樓門口站著的小廝示意:“兄弟,幫忙喂喂馬料!”
“客官您這馬是吃什麼料的”小廝見這人要來店裡,當即擺上笑臉,走上前來接過馬韁。
“弄點玉米粉吧,再放半斤幹豆,記賬上。”
男人說了一句,便從懷裡拿出一枚錢幣丟了過去。
“誒!好嘞!”
小廝接過那枚錢幣,瞧著錢幣上標寫的“十文”,不由感嘆這男人出手大方。
自宣德以來,關外經濟式微,除吉林不受影響,其餘地方經濟卻比不上洪熙時了,偶爾有人打賞也不過二三文,鮮有十文者。
“上客!”
小廝朝酒樓內唱聲,很快便有另一名小廝連忙迎接過來。
“貴客是坐二樓還是一樓”
“坐二樓窗邊,有位置沒”
“自然有,您這邊請。”
二人一問一答,小廝帶著男人向二樓走去。
儘管是個小鎮,但酒樓內客人卻並不少。
一樓大半位置都坐滿,哪怕到了二樓,沿街的三張窗戶桌子也有兩張被坐上。
男人趕巧得到了最後一張桌子,入座後便接過了小廝遞來的選單。
“來壺米酒,要肇州和吉林產的,若是味道不對,我在你們這也是有人的。”
“您這是哪裡的話,小店可不做這種喪良心的事情。”
二人一問一答間,男子又陸陸續續點了一葷二素和兩碗米飯。
這樣的舉動若是放在洪武、永樂年間,那怎麼的也得被奉為上客。
然而在如今這個世道,一個人這麼吃飯卻並不誇張,哪怕在經濟式微的大寧。
小廝接過選單離開,路上經過了掛在柱子上的日曆,而日曆上則是寫著“宣德十年六月十七甲辰”。
距離洪熙年間已經過去十年,宣德皇帝在位也已經十年之久。
在過去十年時間裡,大明朝的政策都偏向民生,各地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這些工廠製作的商品,被海船和火車運往了河中、南洋、小西洋、東洲、北洲等地,更有甚者遠洋販賣往西洲而去。
不過隨著海外市場逐漸飽和,工廠的建設也漸漸慢了下來。
正如這個從外面返回故鄉的男人,便是外出返回的一名工部官員。
儘管只是從九品的建造局副使,那也是年俸三十貫的美差。
“唉,這世道真是越來越不行了,今年除了衙門僱了半個月的工,其餘時間便只剩下務農了。”
“誰說不是,還是十幾年前好,到處有工做。”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