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隆永而終(第3/5 頁)
和我們坐下來談。”
“他們不會願意坐下來和我們談的。”胡粟搖搖頭。
“那就只有打了,大明朝有六億貧困人口,三億小康和中產人口,但富裕人口和權貴只有不到千分之一。”
“自上而下的改變永遠成功不了,能成功的行動都是自下而上的,而我們就是下!”
李楙說這話時,眼睛冒著精光。
胡粟見狀伸出手:“重新介紹一下,宋國公府嫡長子胡粟!”
“你是那位大人的孫子”
當年乾清宮大火,錦衣衛指揮僉事胡庚硬生生把胡綸這一脈從伯爵抬到了公爵,是為宋國公。
李楙雖然猜到了胡粟可能是權貴家庭的孩子,可他沒想到胡粟的背景居然那麼硬。
顯然,他所代表的就是鐵桿的保皇派,到不同於其它保皇派,胡粟更接受廢帝虛君的制度,即保證天家依舊存續,哪怕只有虛名,但這對國家和百姓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在二人握手的同時,大明朝在滾滾車輪中向著前方前進。
在過去的二十年時間裡,世界的總體格局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歐洲的戰爭則是在弘光二十七年,於大明的干涉下結束。
如今世界太平了十三年,但這十三年間,世界的科技似乎停滯了一般。
似乎從弘光皇帝朱和坌不上朝開始,世界的科技便陷入了停滯。
科技的停滯,人口的增長,這些種種矛盾使得世界各國都在流行廢除帝制的思想,而世界各國在維護帝制這一事情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
法國內部的幾次革命,基本都是被各國援助鎮壓下去。
返回巴黎的伏爾泰,因為幾次的反專制作品而被入獄,而將他從監獄中拯救出來的,則是遠在北京的弘光皇帝朱和坌。
儘管朱和坌無法推行新政,可利用權力做些小事情還是比較容易的,只要不涉及權貴們的利益,他依舊是大明朝的皇帝。
朱和坌在以這種方式向外界傳達一條訊息,那就是他並不在意百姓反專制。
這一階段的大明很詭異,皇帝不認為大明朝屬於自己,所以擺爛。
權貴不認為大明朝屬於自己,所以肆無忌憚的壓榨百姓。
百姓不認為大明朝屬於自己,所以想方設法的謀求改變現狀,各種反專制的言論層出不窮的出現。
弘光四十三年,李楙與胡粟在南京大學成立青年會。
弘光四十四年,李楙畢業後參加科舉,中二甲進士十八名,授四川嘉定州知府同知。
同年,胡粟參加軍考,獲得二甲武進士第三名,授安西都司天山衛指揮使。
這一年四月初五,弘光皇帝朱和坌駕崩,享年九十二歲,僅次於高宗朱瞻壑的九十三歲。
儘管民間不斷有反專制作品和言論,可當百姓們得知朱和坌駕崩的訊息時,痛哭難受者卻並不少。
如李楙說的一樣,大明朝的百姓對於大明朝的天家,或者說朱和坌本人,都是恨其不爭,愛恨交織的情緒。
五月初二,在停靈二十七天後,朱和坌下葬定陵,廟號神宗,諡號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朱和坌下葬結束後,新君並沒能立馬登基,而是在七天後的五月初十才在奉天門登基。
五月初十,皇太子朱怡鎮即大位,改明年元為“隆武”,是為隆武帝。
儘管以七十二歲的年齡即位,但朱怡鎮似乎並不屈服於現實。
他放開了憲宗、武宗年間的宗室禁令,將宗室護衛恢復到西部四王以外,每親王府三千人,每郡王府一千人的規制。
此外,朱怡鎮將自己的七個兒子分封到了西部為王。
這份聖旨下達後,很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