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隆萬天革新(第1/5 頁)
“朕即大位……”
隆慶十年五月初三,隨著大行皇帝朱翊釴在停靈五十四天後下葬天壽山永陵,其子朱常清也在翌日於北京奉天門登基即位。
朱常清出生於嘉靖二十四年,朱翊釴早年忙於科研,所以生下他的時候,已經是三十四歲的年紀。
正因如此,朱常清即位時的年紀是比較“年輕”的五十三歲。
即位後,朱常清並沒有向權貴低頭,而是繼續任用袁可立、孫傳庭進行變法。
此外,朱常清對大食地區發告示,令人空投報紙,向整個大食地區百姓承諾平抑當地糧價,使得人人有工作,不至於遭遇饑荒。
此前叛亂的百姓,只要放下兵器向官府投降,均不會遭受非人待遇。
在朱常清發出承諾的同時,一條條鐵路也在大明的疆域上開展規劃。
能夠提供大量工作機會的大食鐵路開始修建,全長三千二百里。
這條鐵路,本該在嘉靖年間就開始修建,然而卻因為仁宗的懶政而拖延到現在。
倘若鐵路早早修建,大食地區也自然不會發生饑荒。
七月,朱常清調撥的七百萬石糧食和三千萬個罐頭運抵巴丹府港口(巴士拉)。
九月,大食鐵路開始動工,工價按照每人每日三斤米(面),一個肉罐頭,一個水果罐頭來結算。
對於這條鐵路,大明沒有限制招工標準,畢竟這條鐵路的意義除了輸送糧食前往大食內陸以外,更重要的是給大食百姓提供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
十月,朱常清又下旨意,修建江南及西南鐵路網,兩項工程耗費四千餘萬兩,為期十年。
臘月,大食地區招撫政策初見成效,地區民亂漸平。
臘月二十四,監察御史孫之獬彈劾工部尚書徐光啟,稱大食鐵路募工八十二萬人,男丁不過五十餘萬口,餘者多為老弱婦女,乃耗費朝廷錢糧,
朱常清聞大怒,令錦衣衛將孫之獬架出武英殿,流配嶺北。
除夕,朱常清改元萬曆,是為萬曆皇帝。
萬曆元年四月,孫傳庭等京察北直隸結束,涉事官員六千五百七十四名,吏員五萬五千八百餘人,查抄所獲的國債、現錢、田畝、府邸折色為七千二百餘萬兩……
二月,陝西布政司上疏稱陝北數年無雨,草木枯焦,顆粒無收,乞請蠲免,平抑糧價,
二月下旬,朱常清調渤海常平倉二千七百萬石入關中。
三月,再調磧北地區六百萬石入關中。
五月,蘇、松、湖等府的吳江、歸安等地晝夜傾盆大雨,水勢驟發,霎時洶湧,不分堤岸,屋宇傾倒。
截至六月初十,因災死亡二千四百六十人,失蹤七千二百七十五人,緊急轉移安置二百餘萬人,農作物受災、絕收三千六百七十二萬畝。
得知訊息,朱常清發國庫五百萬兩賑災。
七月初二,南直隸上奏因江東水患倒塌房屋十六萬間,損壞房屋四十二萬餘間,受災人口七百六十八萬餘……
初五,朱常清再發國庫八百萬兩賑江東水災。
八月初二,北方直隸、山東、河南、山西、陝西諸處常平倉告飢,朱常清令南洋協調二千萬石北上,令渤海、大明、遼東三地秋收協調糧食一億五千萬石南下。
九月十五,山東遭遇蝗災,山東布政司上奏:“蝗遍野盈尺,百樹無葉,赤地千里……”
十六日,朱常清令遼東走海運五百萬石入山東平抑糧價。
十月,孫傳庭京察北方諸司,殺貪腐賑災款項之官吏一千二百八十六人,羈押官員五千四百八十人,吏員一十六萬計數,請開吏考。
十月二十五日,朱常清批准科舉、吏考於次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