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第1/2 頁)
宋唐一眼看過去,都是些老人,大伯孃說,年紀最大的都八十一歲了。
他問不擔心危險嗎,一個七十多歲的阿婆說:「危險呀,那個藤椒刺刺哦,膠鞋的底子都被扎穿,沒得多少活路噻,零碎錢,辛苦點不妨事。」
宋唐趁機和她們閒聊,問她們住在哪裡,有人住得近,有人住得遠,很遠的都有。
他又問摘一斤藤椒給多少錢,回答說:「討(摘)一斤五角錢。」
他一愣,才五毛錢?
要爬到山坡去,光著手在荊棘裡穿行攀折,辛辛苦苦才能摘到一斤藤椒,竟然只給五毛錢?
宋唐都不敢相信,忙轉頭又去問大伯孃,大伯孃點點頭,說是,村裡都是這個價格的。
而且還有字據,白底黑字寫得清清楚楚,一斤藤椒五角錢。
年輕些的,手腳還算麻利,上午到傍晚,可以剪出十幾斤,年紀大的那幾個阿婆,動作慢,一天下來也就能剪個幾斤,換成錢之後,誰的都不多。
這點零碎錢,難怪年輕人和男人都看不上,他想到昨晚給莫聽雲拿的雪糕,買一個雪糕的錢,就已經比她們一天的工錢還多了。
要不是親眼見到親耳聽到,他根本沒有這個想像力想得到摘椒人一天能掙多少錢。
他又想到剛才有個阿婆說的「活路」,這個詞在當地方言裡,既指工作,又指字面意思,能活下去的路,八十幾歲了,還不能歇下來當個聾啞家翁,要奔著活的路去。
他低頭打量她們的手,手臂是鬆弛黝黑的,手背上只覆蓋著一層皮,老人斑明顯可見,手腕上套著銀圈,貼著風濕膏,指甲縫裡有洗不乾淨的黑泥——這是農民的手。
人生那樣艱難,在她們身上寫滿苦難。
宋唐想起新聞報導裡和女校長抱頭痛哭的輟學少女,想起有新聞說過四億多人不上網。
山中歲月其實不長,這樣說了幾句話,等雨停了,天也就黑了。
因為有客來,朋友家大伯孃特地多做了兩個菜招待宋唐,用臘肉炒的四季豆,和藤椒雞,他有些不好意思,覺得是因為自己來了,才讓人家多花了錢。
吃完飯之後,他和朋友在院子外頭說話,說起自己的感慨,問:「我能做點什麼幫助他們麼?」
朋友夾著煙使勁吸了一口,往外吐煙圈,「不用了吧,今年上頭給了有補貼,我讓收藤椒的那人明天再多給點,算我的帳就行,其他的……村裡有村裡的規矩,外人來打破不太好,你能補今年的,明年後年呢,誰也不敢保證買賣會一直做下去,算了吧。」
宋唐沉默半晌,點點頭,是這麼個道理。
「我聽說別的地方有青壯男性去摘椒,一天給一百五,有的地方要中年婦女,手腳快的一天也有兩百。」朋友又狠吸了一口煙,「但我們村,就一直是這個價,而且只有女人做這活兒。」
宋唐點點頭,「長貧難顧,加工錢捐款什麼的都是治標不治本,這事兒還得國家來,靠國家福利。」
「嗐,你多畫畫,我多拍照,咱們多掙錢多納稅,就算積德啦!」朋友說完這話,將煙屁股扔到地上,抬腳碾滅了那點火星。
他指了指一個方向,告訴宋唐:「那邊有一條舊公路,已經沒什麼人走了,人車都走新路,每次回來,舊公路兩邊的燈越亮越少。」
人世悲苦,掙扎求存,宋唐不知道這是多少農村的縮影,只覺得心頭酸澀,又覺得有些絕望。
他沉默了很久,朋友似乎沒有察覺到他的沮喪,拍拍他肩膀,「早點睡啊,明天帶你去看她們摘椒,順便幫她們拍照。」
有些去年拍的照片,明天也要送去給她們。
入了夜,躺在木板床上,也不敢頻繁翻身,因為會發出嘎吱的聲音,他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