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玄天立威(第1/3 頁)
初登皇太孫寶座,朱允熥並未流露出半分膽怯,反倒是第一時間於朝堂之上向眾臣展露了自己的威嚴,以此宣示自己作為皇太孫的地位與權威。
此時在場的文武百官們表情各異,多數文臣的臉上都掛上了複雜的笑意。這笑中隱含著他們對朱允熥成為皇太孫的事實難以接受,卻又不得不賠笑應對。
朱允熥簡短几句話過後,在場的文武官員唯有承受壓力再度跪伏,口中齊聲高呼千歲!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身為皇太孫的朱允熥,自然要在登基之初樹立起自己的威望……
五十七
立威之舉,自然需得有所實證,以便鎮懾朝中文武百官之心。
於是,只見他目光投向朱元璋,口中言道:
“皇祖宗,既立孫兒為皇太孫,孫兒便身負重責。故此,孫兒欲在此朝堂之上處置二事,望祖宗應允。”
朱元璋聞聽此言,立刻點頭道:
“此事自無不可,你想如何處置便如何處置,能有這般擔當與責任心,吾心甚慰。”
朱允熥輕輕頷首,隨即掃視下方群臣,臉色略顯凝重,繼而淡然開口:
“第一樁事,禮部尚書,上前一步。”
被喚名的禮部尚書李原名頓時心頭一緊,隨之緩步上前。
此前他曾刻意刁難過朱允熥,今日朱允熥貴為皇太孫,顯然已決定率先拿此人立威。
待李原名走到前方,朱允熥冷哼一聲,斥問道:
“你身為禮部尚書,先前竟召來偽儒士,在百花園內欲加難於本殿下,可知其罪?”
此言一出,李原名忙跪下行禮,提及稱呼時稍作停頓,改口道:
“皇太孫殿下,微臣冤枉,請聽微臣解釋,我只是邀皇太孫殿下與眾文人墨客共聚,聊表風雅之情,並無特意為難殿下的之意,此舉實乃他人嫁禍於臣啊。”
朱允熥哼了一聲,冷笑道:“難道還要本殿下傳喚那些偽儒士前來,當庭對質,一同附庸風雅不成?當日,本殿下依約赴會,與眾位青年才俊詩文唱酬,雖所作詩詞不敢妄稱佳作,但也絕非遜色於彼等文人墨客。然而,李尚書竟在群賢面前屢次從文人之道指責本殿下諸多不是,好生威風!本殿下未料,李尚書竟敢有膽至此,竟然以為只需糾集幾位儒士,便可肆意教訓皇家之人麼?”
李原名萬沒想到,今日朱允熥竟會以此事與其清算。原本,朱允熥並無此打算,畢竟李原名之舉確實過於自以為是,有失分寸。任何存在皆無權教訓皇家血脈,而李原名假借附庸風雅之名,邀請朱允熥參加聚會,即便朱允熥配合作詩,仍舊被李原名引導至一群偽儒士身邊,不斷挑剔指責。
若將此事公之於眾,李原名確有犯上之嫌。而今,恰逢朱允熥新立為皇太孫,遂藉此機會殺雞儆猴,樹立威信。同時也是對在座諸位的一個警示:凡欲效仿李原名之舉,意圖設陷阱令朱允熥陷入尷尬境地者,朱允熥不但會從容應對,更會公之於眾,當廷處置。
此時,李原名面如土色,心中雖極欲辯駁,卻又自覺無法辯白。
一名修煉了幾十年禮法道統的老禮部尚書,率領一群鬚髮皆白的儒門長者,企圖打壓一名僅有十四五載年紀的少年修士。
然而此舉不僅未曾奏效,反倒是顯得他們自身失禮且理虧,實乃貽笑大方,更何況對方乃是皇家血脈,龍孫鳳裔。
從微處講,是這群倚仗年齡與地位的儒者肆意欺凌新生代;若論及嚴重,則是一位朝廷重臣帶領幾位儒門長老,膽敢以下犯上,對皇孫之舉極盡輕慢無禮。
朝中官員們對此皆心知肚明,卻無一人敢出言維護名叫李元鳴的少年。
朱允熥繼而冷聲質問:
“身為禮部尚書,本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