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1/2 頁)
皇后已經懷胎九月,眼看著就要生了,李鈺前頭還對這個未出生的嫡子抱有巨大的期待,隔三差五總要到皇后宮中來坐坐,就算那次因著葉靖依查御花園女屍一案的事情受了些牽連,李鈺也會到她那兒去坐坐,可最近這兩三個月,李鈺卻不常來了,皇后捧著大肚子坐在羅漢床上,如今她的小腿每日都會水腫很長一段時間,柳嬤嬤日日都要替她揉上許久,她又免了後宮嬪妃請安之事,就算這樣,她心頭也是十分煩躁。
「娘娘,今日太陽曬人,也不能用冰,娘娘且忍忍,再過一個月,誕下小皇子,便好了。」柳嬤嬤耐心寬慰她。
皇后拿著一把小扇子輕輕扇著,這些她都知道,她也能忍耐,前四個月每日吐得人都不成樣子,後頭不吐了,天氣卻越來越熱,今年又不知怎麼格外熱,腿腳也一日比一日浮腫,又不能用冰,整日窩在這屋子裡頭,內裳不知要換上幾遍。
「我都知道,只是皇上最近也不來我這兒了,我心頭總是發慌。」皇后皺著眉心,說著。
她是一個女人,終究希望懷著孩子的時候能夠夫君多陪陪她,生孩子就是女人這一生最重要的事,也是她們一腳踏進鬼門關,不知生死的時刻。皇后生頭一胎的時候,便已經經歷過那世上最可怕的痛楚,這回越是臨近生產的時刻,她越是心頭不安穩。而李鈺先前還會來看她,如今已經半月未踏入她的寢殿了。
「娘娘放寬心些,不如請夫人進宮來陪著您?」柳嬤嬤不敢將李鈺如今日夜將那意歡妃帶到身邊,連太極殿這種不能留宿妃嬪的地方,李鈺也讓她住了進去。她只得換個說辭,請皇后母親進來。
皇后手中的扇子不動了,她不無擔憂地說道:「父親最近公務繁忙,母親還要料理家中諸事,還是算了吧。」前幾日請她母親到宮裡來,她母親才說皇上如今對她爹事百般看不順眼,凡是她爹提出來的事宜都會被駁回,讓丞相在朝堂之上丟了不知多少顏面。
「娘娘,您得寬心,您看昭福宮那位,如今多坐得住。」柳嬤嬤又說。
皇后回道:「她自然坐得住,太后娘娘去了,又失了皇上的寵愛,只得眼巴巴靠向本宮,本宮還要讓她先與意歡宮鬥起來,兩敗俱傷才好。」她接受了葉靖依的投誠,但可不是單單就同她成了同一陣營的人,後宮的這些庶妃,都是她的眼中釘,葉靖依也不除外。
柳嬤嬤點點頭,「等娘娘誕下皇子,將嫡皇子養大,那便是太子,又有老爺在外朝相助,以後便就是太子,這後宮依舊娘娘才是主子,她們只是些玩意兒。」
皇后閉著眼睛點點頭,心中憂慮輕了不少。她不懂朝事,也沒有長遠的政治眼光,她也只知道她父親在朝堂上與皇上針鋒相對,還以為是為了同皇上打對臺故意為之,其實還真不是。
自古朝堂之上官員總是要分出個派系出來,為了權力的有,為了民生的有,為了江山的有,為了皇上的也有。
而丞相一派為權為民生皆有,今年大旱,就連江南水鄉收成都不算好,更別提那些偏北的地方,本就降水稀少,如今更是幾月未下雨,別說是莊稼成熟,田地都乾裂的不成樣子,種下去的秧苗都已經枯死,民不聊生。丞相上了摺子,請減免農民稅務,李鈺沒批准。國庫本就沒銀錢了,再少了今年的稅收,他明年的日子如何過?所以,最近朝上爭執不下的事情便是此事。
作者有話要說:
我要說個事兒,我大綱不見了,我忘了丞相一家姓什麼了,媽也。我還翻不到前頭去。
一更一更
我自己覺得成皇權者,得心中有民,因為皇權起至於民,終於民。所以才這麼寫得,所以劇情經不起推敲,不要噴我寫的幼稚qaq
第41章 宮亂之序(三)
「不成,北部各省去年收益頗豐,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