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清高言官的火葬場18(第1/2 頁)
皇上最喜歡在朝堂上點名顧元嘉的名,詢問他的意見。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有多麼的看重顧元嘉。
其實,稍微用心一點就能發現,皇上每次詢問顧元嘉意見的時候,都不是什麼小問題,都是得罪人的意見。
就像現在。
誰不知道北威侯死定了,明明偽造的證據都已經成了呈堂公證,就等著宣佈罪名處置了。
但這個罪名,非要顧元嘉一個御史來說。
這是重視嗎?
是吧!
畢竟,沒有哪個官員,在有親戚關係犯事之後,皇上還需要讓他親自來判這個罪名。
顧元嘉早有準備,在心裡偷偷罵了幾句狗皇帝之後,面無表情的道:“回皇上,北威侯賣國通敵的罪名存在爭議!”
顧元嘉話音剛落,整個大殿呈現一股死靜的場面。
大臣們睜大眼睛悄悄看顧元嘉的,也有低下頭當作沒有聽到的大臣。
不過,要說最吃驚的,莫過於跪在地上的杜志尚。
景陽侯府的事情還歷歷在目,打死他,他都沒有一刻鐘想過顧元嘉會在朝堂中為自己說話。
別說眾人吃驚了,就連高位上的皇上眼睛都眯起來,冷笑道:“哦?證據確鑿,事實就擺在眼前,顧愛卿何出此言啊?”
顧元嘉無視所有眼神,一副仔細斟酌之後的口吻道:“回皇上,北威侯府是世襲了幾代才到了今天的地步,其中為大楊開疆擴土,守護百姓所付出的一切,臣就不能僅憑几封書信,就判斷北威侯的通敵罪行。”
說到這,顧元嘉眼神嘲諷的瞥了一眼拿出來的書信證據,“誰知道這書信是不是被人偽造的呢!”
偽造二字一出,朝臣面面相覷。
還是那句話,他們真一點都沒有猜想嗎?
大楊的臣子不是笨蛋,但多是自私自利之徒。
當然,為自己考慮沒有錯。
可是身為官員,卻一點點堅守的信念都沒有。
全部都是一群明哲保身之徒。
而造成這一切的最大原因,就是當今天子的獨權。
無人敢違抗,一點點的正義之言都會被惦記,然後迎來的就是清算。
如今顧元嘉說出大家都明白的真相,滿朝大臣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
有鄙視,有看好戲,也有…敬佩!
皇上身上已經清晰的傳出威脅的氣勢,顧元嘉繼續無視:“當年先帝在位之時,老北威侯曾奉命率兵出征,大雪嚴寒之日與敵軍在邊關苦戰,大雪封路,朝堂給的糧草無法及時送到,飛雪漫天,寒氣襲骨,糧草殆盡。”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裡,就算是天神下凡也無法在如此艱難的境地贏得勝仗。”
“杜家軍十去九不還,杜家兒郎更是死得只剩下杜志尚一個男丁。”
說到激動之處顧元嘉都無法維持原身冷淡清高的形象,慷慨激昂的道:“這樣一個為國為民的北威侯府,恕微臣無法僅憑几封可能會被人偽造的書信就判定北威侯的通敵之罪。”
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炸得滿朝文武心緒不再淡定,更是有些像是回想起當初的悲壯,嘆息出聲。
皇上也在不知道何時,皺眉攥緊了扶手。
“所以,臣懇請陛下不要急於判罪,此事還有諸多懸疑,需要好好調查。”
顧元嘉終於說完自己的話,低著頭,完全不去看皇上的臉,靜靜的等待結果。
做到這個地步,他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如果皇上還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不管名聲判決處置杜志尚的話,那他不再出手,更不會在冒頭,只要等杜志尚必死的時候,他在掏掏自己的空間,用其他辦法抱住杜志尚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