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5 頁)
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遊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白馬寺原建築規模極為雄偉,歷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屢經戰亂,數度興衰,古建築所剩無幾,人民政府為儲存這一著名文化古蹟,曾進行過多次修葺。現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前為山門,山門是並排三座拱門。山門外,一對石獅和一對石馬,分立左右,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毗盧殿在清涼臺上,清涼臺為攝摩騰、竺法蘭翻譯佛經之處。東西廂房左右對稱。整個建築宏偉肅穆,佈局嚴整。此外,還有碑刻40多方。
白馬寺山門東側,有一座玲瓏古雅、挺拔俊秀的佛塔,這就是有名的齊雲塔。齊雲塔是一座四方形密簷式磚塔,13層,高35米。它造型別致,在古塔中獨具特色,不可多得。據說這齊雲塔前身為白馬寺的釋迦如來的舍利塔。其中供奉著極為有道高僧的金身舍利,具有莫大的佛法。
一路上,李雲都在思考,秦帥到底出了什麼事情。非得讓自己前來白馬寺。而且,他也多次打電話聯絡老和尚,可人家就是不接。再打秦帥的電話,系統提示,已經關機。如此一來,更加加深了李雲心中的疑惑。
“到底在搞什麼鬼?”李雲嘀咕幾句,加快了腳步。
半個小時候,李雲來到寺門口,周圍遊客如織,香火旺盛。他不由皺了皺眉頭,心想這寺廟真是的文殊菩薩坐化的道場嗎?為何如此的俗氣……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地方他是待不久的。待久了頭疼。用老和尚的話說,那是因為他的妖性還沒有徹底的根除,所以不能久居。等到他最後一世的功德完成了,就不存在任何的問題了。
寺中佛像莊嚴,木刻石雕碑帖林立,一路上行來,到處都是石榴樹。
李雲在寺廟裡閒逛了一會,最終來到了天王殿。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龕,龕頂和四周有50多條姿態各異的貼金雕龍。龕內供置彌勒佛,即“歡喜佛”。他笑口常開,赤腳趺坐,形象生動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內兩側,坐著威風凜凜的四大天王,是佛門的守護神。彌勒佛像之後是韋馱天將,佛教的護法神,昂然佇立,顯示著佛法的威嚴。
李雲有些不明白,老和尚明明說這是文殊菩薩坐化的道場,可是為什麼寺內就不見供奉文殊菩薩他老人家?
濃濃檀香繚繞其間,李雲看到一個身穿白色僧袍的和尚朝自己走了過來。
“李施主,請隨我來……”那和尚走到李雲近前,雙手合十做禮。隨即就當先引路。李雲見是慧遠小和尚,也不遲疑,隨即就緊跟著走了過去。
李雲在認識老和尚智弘的同時,也就認識了他的弟子慧遠。這是一個很無趣的小和尚。說他無趣,那是因為他除了佛經之外,對其他的事務完全不感興趣。似乎天生就是為佛而生。而且他不善言談,從不主動與人交往。不過這小和尚倒是有幾分本事。
很快,李雲隨著慧遠小和尚來到了白馬寺的後園。在這裡,李雲嗅到一絲不同於前院的靈氣。後園的那道門,明顯就是一個分水嶺。
“李施主,師尊跟幾位客人就在前面廂房,我就不進去了,你自己過去啊?”慧遠指了指前面的房間叮囑一聲,也不等李雲說些什麼。他就已經轉身離開了。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