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九百零六章 慣性(第1/2 頁)
案件的真相正如杜蘭所言,是一個追求流浪的小記者為了博取流量,搞大新聞而犯下的一系列犯罪行為。
他自導自演,用購買的炸藥製造爆破案件,搶在第一時間發表,可惜結果並不理想。首發的流量還沒轉發的多,這導致小記者很鬱悶。
“難道這年頭新聞的標題比新聞內容還要重要麼?”小記者還是太憨厚了,明明是學新聞學的,卻不知道‘斷章取義——選自《不要斷章取義》’的道理,新聞學的魅力就是在於真實報道不是必須條件。
畢竟看新聞的讀者是沒能力實地調查新聞真相的,記者作為新聞的中間商,想怎麼傳播都可以。
“不可能的,肯定還是事情太小,我要搞一個大新聞,一定可以流量爆炸。”之前的爆炸都是為了安全,特地選擇了下班後的工廠,他認為這樣可以把損傷降低,但這一次他決定炸一個厲害的東西,炸掉一座主幹道的大橋。
“一旦交通大堵塞,關注的人肯定很多。”記者準備炸彈,再搞個大新聞。
不過九課及時出手逮捕了他,在家裡發現了炸藥,還有計劃書,可以確定這個人就是連環爆炸案的罪犯。
“你被逮捕了,你有權保持沉默,但所說的一切都會成為呈堂證供。”巴特一把扭住嫌疑人的胳膊,將對方逮捕歸案。
立刻進行審問,看看對方還有沒有同夥。
陀古薩看著審問現場,又看看杜蘭,只感覺恐懼。這種匪夷所思的動機也被杜蘭推理出來了,杜蘭的腦子多少也不正常。正常人怎麼可能理解這種‘搞大新聞’的動機?怎麼看也是腦子有病才會想出來的。
但杜蘭一點也不意外,說到底就是損人利己。
“為什麼襲擊工廠?”素子在審問。
“因為安全,我調查過了,這些工廠無人化程度很高,沒有多少工人,而且我選的都是晚上,不會傷人。”嫌疑人還挺心善的。
“所以你襲擊工廠,就是為了第一時間發表新聞?”
“是的。”
“就是為了流量?”
“是的。”嫌疑人已經被逮捕,很配合地回答問題。
“可是我看你的賬號,只增加了三千多個關注,根本就沒有流量。”
“那是因為不要臉的小偷,他們轉發我的新聞,卻掐頭去尾,大搞標題黨,他們偷走了我的流量。我的計劃是完美的,製造社會性新聞,第一時間報道,理應有流量的,那些無恥小賊轉發我的新聞都得到了幾十萬的關注。這個社會怎麼會這樣?”
這把素子問住了,她還想反問‘社會出了這種搞大新聞的罪犯是出了什麼毛病’。結果嫌疑人反而先問出來了。
顯然嫌疑人不覺得自己錯了,錯的是世界。
素子沒有糾結,而是詢問了作案細節,從購買炸彈,到安置炸彈的時間、地點、路線,都問出來。最後還去指認現場,還問了關於後續的計劃。
審問得一清二楚,簽字畫押,直接送檢查機構審判。
案子結束,但社會顯然是變得不正常了,讓大家措手不及。
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好像什麼都可以成為犯罪的理由。上層是本島派對海洋派,難民支援和難民反對,下層是普通人對機器人,人類靈魂對人工智慧……
各種分歧不斷爆發,愈演愈烈,九課的努力不但沒有滅火,反而越來越激烈。
因為議會制就是需要對抗,就是要利用各種宣傳將對手描述成邪惡的惡魔。越是資源降低,衝突越是激烈。
爭奪的核心就是對外貿易,誰掌握對外貿易,誰就是幕府大將軍。雙方都在激烈地爭奪,情況只會越來越激烈。這是上層參與的犯罪數量增加的原因。
個人犯罪增加的原因也很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