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桃花扇(第2/2 頁)
旦處在了鏡頭下,會莫名地僵硬走形,而站到戲臺上,面對臺下的觀眾,這種感覺會更甚。
劉山莉為什麼說楊琛具有強大而敏感的感受力?
因為楊琛所面對的問題又與一般人不同。他明明知道臺下的觀眾只是請來的演員,不是真正的觀眾,但是在他模糊的概念裡,臺下的人就是真正的觀眾,而他就是即將登臺的裴晏之!
楊琛畢竟沒有經過系統的表演藝術培訓,所以他的概念是模糊的。
而劉山莉久經舞臺歷練,經驗豐富,準確把握到了這一點。
如今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強化楊琛的信念感。
內心的東西很難把握,但是楊琛有這個潛質和能力,所以他需要的是一點刺激,一個契機,一把開啟閥門的鑰匙。
劉山莉一個電話招來了京劇團的朋友。
笛子、笙、嗩吶、弦子、簫、檀板、大鑼小鑼,大鐃小鐃,琵琶月琴,十來位伴奏老師聽了劉山莉的招呼,很快趕了過來。
楊琛連忙上前一一拜會。
“《桃花扇》?”
“還是崑曲兒《桃花扇》?”
幾位老師交流著,很快找到了感覺,準備就緒了。
可以說就衝著楊琛這碟子醋,劉山莉包了一頓餃子,現在就看他這碟醋入不入味兒了。
如果按所謂的方法派,表現派和體驗派來劃分,楊琛自我感覺是體驗派這一掛的。
因為他能沉下去,這可能與他特殊的經歷有關。
總之,當楊琛站在戲臺子上,臺上的燈光亮起來,鑼鼓檀板那麼一響,楊琛感覺四周的黑暗被光芒徹底淹沒,臺下的竊竊低語被伴奏壓下去。
這麼一瞬間,楊琛感覺所處的戲臺這一片空間是那麼耀眼,把觀眾席襯得黯淡了下去。
有一股力量在他的心裡沸騰起來,他彷彿聽到了戲臺發出的聲音,所有的恐慌和不安都從意識裡消失了。
這一瞬間,他感覺到了自由,一種掙脫了所有束縛的自由。
原來老師說的是真的,這個戲臺是活的!
楊琛感覺到了那種生命力,所有的伴奏聲交織在他的腦海裡,成了萬花筒,成了走馬燈!
一股奇異而磅礴的力量將楊琛拉進了另一個世界。
粗糙的佈景,身上的戲裝,臺下的觀眾,在這股力量的影響下變得模糊起來。
江南煙雨濛濛,秦淮水榭花開,金陵玉殿鶯啼曉,水袖柔婉,崑腔曼妙,一折桃花扇,紅的不是桃花,而是紅顏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