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脫不了它的控制。中原野戰軍得到華東野戰軍兩個縱隊的增援,向黃維兵團發動總攻。黃維和胡璉臨突圍前準備好了自殺的安眠藥。他們乘坦克隨部隊突圍。各部隊爭先恐後逃命。最終十萬人全部被殲,黃維被俘,只有胡璉逃脫。
黃維被俘後得知與自己對陣的是陳賡,對解放軍說:“敗在陳賡手上不算冤枉。他是我的同班同學,在學校裡我就比不過他。”
黃維兵團全軍覆沒,國民政府滿朝皆驚。蔣介石氣急敗壞:“又是陳賡!陳賡,黃埔的叛徒!”國民黨軍中黃埔同學太多,陳賡自然經常要和老同學較量。陳賡一句湘鄉話脫口而出:“咯有麼子辦法呢?”蔣介石既恨陳賡當初不肯跟他走,又後悔當初放走了陳賡。掐指一算,陳賡率領的第四縱隊,已經吃掉他將近五十萬兵力。
粟裕和陳賡機智頑強,說明霸蠻和靈泛是湖南人的兩個法寶。還有很多事例可以佐證這一點,但限於本書的篇幅,這裡只好省略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日本人還沒有真正地認識湖南人(1)
和平年代的湖南人,在耕讀文化的薰陶下,總是默默無聞地度日。他們崇尚實幹,不會爭奪在大庭廣眾發言的話語權。他們先天具有的語言劣勢,使他們在外省人面前變得木訥寡語,因為他們的普通話水平實在無人恭維。他們埋頭幹活,低頭讀書,做人的方式非常低調,因為空談家在湖南是不受歡迎的。湖南人對空談家的反感,表現在很輕蔑地說出來的四個字:一張寡嘴。
湖南人欣賞的是真本事,是敢作敢為的氣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才是真正的英雄。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湖南人注重的是執行能力。緊急關頭,能不能獨當一面;麻煩來了,能不能把事情擺平。湖南人認為,這才是考驗一個人能力的試金石,這才是衡量英雄好漢的標準。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司馬遷在《史記》中寫下了這個典故,也就書寫了湖南人的英雄氣概。
這個故事是說,秦始皇雖然征服了楚地,統一了中國,強盛一時,但有人預言,楚國雖然衰敗了,但秦國一定會被楚國的人所滅亡。果然,楚國的農民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農民起義推翻了秦朝的暴政。楚國人就是湖南人,他們敢於鬥爭,敢於為自己和他人的命運而拼搏。他們不相信血統論,反問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其中的氣魄,至今讀來都令人震撼。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預言是有依據的,預言者從楚文化中發現了一種死不服輸的精神。歷代楚王有一個傳統,一旦戰敗,君王就要自殺殉國。所以,自殺的楚王與楚國戰敗的次數成正比。楚國的將相在戰敗後就更不會偷生。屈原在《國殤》中記載了這種為國犧牲、不怕死亡的精神。楚國的人即使死了,也要“魂魄毅兮為鬼雄”。
由於這個典故,外省人就有了“你們湖南人天生的就是造反派”的說法。當然,這也是因為,湖南在近代以來,出了許許多多的革命家。
陳勝、吳廣領導起義,的確需要不怕死的精神。秦朝的暴政,提起來就令人不寒而慄。秦朝的軍隊,是那樣強大無比。農民起義軍沒有金戈鐵甲,卻敢於揭竿而起。與秦軍交戰之中,陳勝的軍隊被消滅殆盡,但陳勝毫不氣餒,重立政權,繼續革命。湖南人的先輩們,就是這樣一群無所畏懼的勇士!
德國人利希霍芬看到了戰爭年代的湖南人,因此他說湖南是中國的一個士兵之鄉,以盛產勇士而著名。但他沒有看到,在戰火平息的時候,湖南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夫和平民。在時局艱危的時候,這些唯耕與讀的湖南百姓會突然血脈賁張,挺身而出,迎著險惡衝將上去。
日本人對湖南人特別感興趣,他們自以為湖南人身上有一種和他們自己很相似的東西。他們從血型理論中尋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