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頁(第1/2 頁)
「岑梓」也許是不堪重負,所以心虛地斷掉了所有的聯絡,卻沒想到對方找了催債的,上門討債,直接影響了她的日常生活。
岑梓說:「你去和那些人說,我之前手機掉進水裡,拿去修了,因為生病,住院了兩天,讓他們先回去,之後我會主動聯絡他們。」
妮妮有點害怕,問道:「這樣能行嗎?我覺得他們不是好相與的人。」
「沒事的,你就這樣幫我說一聲。再耽擱下去,破壞了店裡面的生意,領班更生氣。」
「那好吧。」
岑梓掛掉電話。面對這種情況,一味躲避是沒用的,對方的目的是要錢,把自己逼死了沒什麼好處,如果雙方可以各退一步,最好不過。
岑梓上網搜尋了一下地圖,找到了符合她與顧璆鳴條件的約見地點,趕了過去。
她到的時候,還沒見到人,思及之前出現的變故,岑梓猜測估摸著對方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
以顧璆鳴的性格……
岑梓抽抽嘴角,她怎麼感覺他會把人家給打回去,或者就勢光明正大地跟著人走然後忽悠人銷帳?
等待的功夫,岑梓也沒閒著,那個小破計程車庫她也粗粗翻了一遍,沒看到什麼東西,那麼大機率有用的東西都在手機裡。
岑梓翻找著手機,從手機裡看到了好幾張圖片,拍攝的均是向他人借錢的憑據,好在,她借錢的人並不是什麼高利貸的物件,說起來,竟然算是她的親戚?
而其他內容,更是越看越心驚。
岑梓一時間不知道是該佩服這位親戚還是該鄙視。
向熟人討債半點不含糊挺令人敬佩的,而且為了省去糾纏的麻煩,直接找了這樣專門討債的人。可按照條約內容,岑梓完全可以按月還錢,之前也未曾耍賴過,但這個月對方卻提早討錢不成,讓她直接支付之後所有還錢款項,又請來了這樣的討債人。
惡性通縮出現徵兆是在數月前,到了現在,已經到達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市場上出現兩極化嚴重的現象。
一方面金錢的購買力增加,同樣錢款可以買到的東西價值增大,部分人興奮地大肆購買,可大多數人卻一直觀望,等待著金錢的購買力再度提升,達到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個別奢侈品以及固有財產並未因通貨緊縮而降低售價,保持在一個相當尷尬的節點。
所有的這一切,都會直接導致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數量減少,惡性迴圈,到時候導致各種企業倒閉,失業者人數激增,甚至就如岑梓還錢這件事一樣,會形成有利債權人而有損債務人的局面,嚴重時,銀行將形成大量不良資產以致倒閉。
要解決這種威脅到社會和諧的金融事件,需要國家這樣的龐然大物出面才能有效制止。好在岑梓所面對的並不是利滾利的高利貸,還有機會。
「要不是擔心之後一分錢都還不起趁著『我』手裡頭有點錢先討過來,就是想藉此機會獲取更多財富。」岑梓嘀咕,看了下那張看起來壓根就沒什麼效用的借條。
形勢於她不利,這協議看似雙方簽字畫押,條條框框,實際上並沒有公證,不具備法律效益,如今對方追著要債,不算違背其中的條約,但這玩意兒卻可以作為證據證明自己欠了人家的錢沒還。
總而言之,要從究竟要不要還錢,是不是要因為對方毀約就耍賴的角度入手的話,就是一筆爛帳,且自己極大可能會輸。那也就只有想辦法說服對方爭取時間了。
不過……不說這條約有沒有用吧,裡面不應該加上一條如果發生通脹通縮等影響金錢價值的外在因素時,還錢數目酌情修改嗎?
岑梓還琢磨著,一個穿著黑風衣戴著口罩身上還濕漉漉的男人就鬼鬼祟祟跑到了她邊上,二話不說拉著她就往角落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