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蹊徑(第1/4 頁)
那公文包的磁場,在衝擊著辛怡禾內心的堤壩。
自然,鐵製品被磁鐵吸住的遊戲,她也見過,甚至,自己也親手玩過。而到了這樣一個秋夜裡,還真有點難以相拒的感慨了。
暗暗地吸了一口氣之後,辛怡禾這樣暗自寬慰道:或許,是我想多了吧?這其實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公文包而已,如果真是什麼重要檔案,勞青峰是會隨身攜帶的。我記得很清楚,有一個小一點的挎包,他就一直揹著,而且,剛才出去的時候,也是包不離身的。如此說來,他所落下的這個公文包,肯定就沒那麼緊要,要不,都一兩個小時了,他為什麼不回頭呢?
換句話說,某些無關緊要的檔案,就算是落在這兒,也是讓我代為保管而已。既然是這樣,閒著無事,我就是翻看一下,也是沒什麼大不了的吧?要不然,我把它帶上來,又為了什麼?如果只是文旅行業的某些學習材料,看一下也沒什麼,也沒涉及到什麼機密……
說服自己之後,辛怡禾小心翼翼地拉開那公文包的拉鍊,大致上可以確認,那是一大沓紙質文書。拿出來一看,卻是一大本稿紙。這本稿紙的第一頁將近中間的地方,寫著這樣幾個字:
月明秋水
再下面兩行偏右處,寫著另外幾個稍小一點的文字:
作者 小軒窗
至此,辛怡禾大體上可以確認,這是某個人的書寫文稿。
再掃了這幾個字幾眼之後,辛怡禾不由得秀眉微蹙:如果身為某家報社、雜誌社、出版社的編輯,勞青峰的公文包裡,裝著這樣一大本文稿,也不足為奇吧?從常理上說,某些作者寄來的文稿,篇幅比較長,作為編輯,用還是不用,就需要斟酌一番,多看幾次。如此一來,就隨身帶著,可以隨時審閱一下。只是,勞青峰只是文旅行業一箇中層,這樣的文藝色彩濃郁的文稿,怎麼就會到了他手中呢?再說,我也沒聽他說過,近期,他所在的文旅社,弄什麼徵文比賽之類的。
哦,有可能是這樣:勞青峰也有一些文藝界的朋友,人家一時難以定奪,就拿給他看,讓他幫拿一下主意。
想想也是,目前,文藝類的投稿多如牛毛,主辦方不愁沒稿子。因此,轉一點給外面的人看,也沒什麼的。這種做法,往好裡說,可謂“集思廣益”。若是從消極方面說,主辦方稿滿為患,轉到外面去的這些文稿,就算是丟失了,也無所謂的。那些投稿者,經常見到、聽到的一句套話,就是“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之下,業餘的文學創作者,屬於弱勢的一方,他們所寄出的稿件,往往都是石沉大海,了無音訊。
以上的那些猜測,其實都是無關緊要的。我真正有點在意的,就是這文稿本身了。先看書名“月明秋水”,頗有文藝範兒吧?而“秋水”一詞,應該就是出自《莊子》一書。至於那“小軒窗”,應該是一個筆名。
但看封面的這幾個字,我的感覺就是,這是用行楷寫成的,作者還是頗為認真的!因為,他不想因為自己的字跡潦草,影響到相關編輯的審讀。要說這些字本身,並不算很成熟,很成型,談不上什麼書法,然而,從辨認、閱讀的角度來看,卻是再好不過的了!
這些字型,似曾相識啊!
而且,極有可能,就是出於風志軒之手!
幾年前,風志軒的試卷、筆記、作文字,我還是比較熟悉的。最近幾年,我也和他透過好幾次書信,因此,一看到封面上的這幾個字,我就會湧上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當然,我不是筆跡專家,手邊也沒帶有風志軒此前的手寫材料,也就不能跟文稿上這些字,對照一番。是啊,證據不足,沒必要妄下結論。
而且,這麼就這麼巧呢?且不說那數百里之遙,先說這勞青峰,既然又不是文藝編輯,怎麼就